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梨园动态

西安大学生自费拍秦腔纪录片获奖


  与秦腔剧团演员同吃同住两个月,单枪匹马跟踪拍摄一年多,纪录片《秦腔新生代纪实》10月29日在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获创意单元优秀创意短片奖。秦腔主题纪录片很少,这位22岁的拍摄者又是自发、自费去拍摄,这部片子和这位西安大学生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原是戏曲门外汉耗费一年拍秦腔
  昨日,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王一鹏带着获奖证书和奖杯出现在记者面前,30日上午,他刚从沈阳领奖归来,他的颁奖嘉宾是赵本山。
  两年前,王一鹏几乎没听过秦腔,但现在却成为一名忠实戏迷,而且为秦腔拍摄了这部纪录片,机缘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一场折子戏感染了他。
  “那天是朋友带着去的,折子戏专场,听了《挂画》、《杨门女将》,我是陕北人,那是我第一次听秦腔。”王一鹏说。从此以后,周末只要有时间,王一鹏就从陕师大长安校区赶到文艺路听秦腔,而且还发展了山东、广东的同学成为秦腔戏迷。
  这部纪录片获奖后,一位评委点评:“不喜欢戏曲的年轻人都是没看过戏的人,一旦他们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戏曲并不是他们想象的不堪入耳的老古董。”
  偶然间,王一鹏又看到一些央视拍摄的秦腔剧团资料,于是,自己有了一些思考:“我想知道,戏曲为什么不能被很多青年观众接受?我想深入挖掘秦腔里面的情况,我想,这也是观众想知道的。”
  带着对秦腔的种种疑问,王一鹏决定拍一部纪录片,从秦腔新生代的角度来为自己寻找答案。
  2010年4月,王一鹏开始了对《秦腔新生代纪实》的拍摄。
  同吃同住两个月和演员拉近距离
  “我在朋友介绍下,到长安区引镇的西安宏蕾剧团拍摄,和他们同吃同住,大概两个多月,后来又断断续续跟踪拍摄了一年多。”王一鹏说。
  宏蕾剧团曾是长安区引镇一家剧团,主要经济来源是下乡演出,以村镇包场和庙会为主,演员收入微薄,后被企业接收过一段时间,现在隶属西安舞蹈学院,但原来的很多演员已经离团而去。
  这一年多,王一鹏只要在没课的时候,就从长安区赶到剧团所在的灞桥区新筑镇拍摄素材,同时,他也见证了这个剧团从衰败到兴盛再到一些团员散去的过程。
  宏蕾剧团和小梅花剧团成为王一鹏的主要拍摄目标。
  王一鹏告诉记者,这部纪录片里很多采访镜头都是自己单枪匹马完成的。“拍排练、化妆、演出,他们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他们到哪儿演出,我就到哪儿,他们给老师过生日我也去参加。可能是我的学生身份保护了我,剧团的人都知道我要拍片子,但不会提防我,以为我只是玩玩。”两个月时间,王一鹏和剧团演员关系熟稔,降低了拍摄难度。
  反思剧团衰败原因希望社会关注戏曲
  这部三集纪录片长一个半小时,王一鹏拍摄的素材却有50多个小时,后期剪辑是八个学弟学妹一起帮忙完成,用了两个月。
  对这部片子的投入资金,他并未回避:“吃喝住、设备问题都得自己解决,作为学生,我已经很抠了,精打细算下来也花了七八千,光40盘磁带就一千多了。”
  与他的年轻不相符的是,王一鹏还考虑到了更多:“宏蕾的命运代表了很多剧团的命运,不是所有剧团都能跟小梅花的演员一样上舞台,他们只能在农村唱庙会,经济效益从哪儿来?怎么生存?这是我提出的疑问,我无能为力,不能帮助他们,只能记录,我把它拍出来了,希望会有戏迷关注。”(狄蕊红)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