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文化>陕商精神

陕商精神

特色文化陕商精神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泾河涨腻熟皮水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活动的西部地区黄尘古道,天寒地冻,千村寥落,正如一首《西部风情》诗描绘的那样:
  一阵风来一阵沙,
  有人行处无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冻,
  紫塞三春不见花。①
  出哈密而走西域更是人迹罕至,茫茫戈壁,天山尽削,古垒啼鸟。林则徐曾写过一首诗,描写西域的景色是: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非阁遥连秦树直,缭坦斜压陇云低。
  天山馋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首只见一丸泥。②
  要在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商路上经商求富,需要有万难不屈、屈死地若鹜的勇敢精神。而清代的陕西皮货商人恰是凭着这股不辞艰险、万里投荒的精神和勇气,将足迹踏遍了南方商人视之为畏途的西北各地。
  徽商曾经诬蔑陕西商人是“老西”或“侉子”,有首《汉口竹枝词》说:
  高底馕鞋踩烂泥,
  平头袍子脚跟齐。
  冲人一身葱椒气,
  不待闻声是老西。③
  这是因为陕西皮货商身着老羊皮袄,经营“西口皮货”,一身羊膻气,他们被称为“毛毛客”。而陕西商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皮货生意而被冠以“西商”名号的。
  新疆是西口和北口贸易牲畜入关的皮毛主要产地,在清初官办互市时期,赴新疆与各地少数民族商队交换皮毛畜产的主要是陕西商伙,其所易皮毛70%运回陕西泾阳硝制。同治后,陕西回民白彦虎率领不少起义军及家眷来到新疆,他们中的不少人就留居在吐鲁番、乌鲁木齐、米泉、伊犁。新疆回民中陕西人较多就与此有关。这些留居新疆的陕西回民商人多从事皮毛等畜产的收购和转运,使北疆之伊犁、南疆之叶儿羌成为两大皮毛集散中心。伊犁广衢容九轨……每岁布鲁特人驱牛羊10万及明镜等物入城互市,易砖茶、缯布以归,西方行贾者以所有易所鲜,恒多奇羡。④这里的西方行贾者有不少是陕西皮货商。而叶儿羌山陕江浙之人,不辞险远,货贩其地,每当八栅儿会牲畜产品,尤不胜枚举。
  这些购自西部各地的“西口”皮毛产品,由各地过载行辗转运到陕西泾阳或大荔皮货本庄,由本庄招雇皮匠泡熟硝制,再缝制成“皮筒”或“皮摔”,统称“西口皮货”,行销全国。泾阳有皮货作坊30—40家,齐聚不下万人,每年硝制黑白羔皮、二毛皮、老羊皮约2万余斤,运往京、津、沪、汉销售⑤。大荔最盛时有硝皮作坊120家,年硝皮10万张,其中仅“敬信义”一家“年可出产七八百件袍料”⑥。这些缝制成件的“皮筒”,或是由陕商直接运销各地,或是批发给来陕购货的京、津、沪、汉的外地客商,由他们再转运各地,遂使陕西的“同州皮货”闻名全国,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就画有“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的招牌。
  清代陕西商人皮货贸易除“西口皮货”繁盛外,还包括北口皮货的勃兴。经榆林神木运往陕西的伊克昭盟各旗皮毛产品通称为“北口皮货”。北口皮货贸易初兴于明末,繁盛于清代,它是清代陕西蒙地边商一手创造的历史业绩。隆庆五年俺答汗率部降明后,广大河套蒙地皈依中原王权,明政府为加强与套内蒙族的经济联系,在三边设十个马市,进行“布马交易”,其中延绥镇的红马市堡主要是面向伊克昭盟七旗,使榆林成为河套与内地连接的商品集散中心。同时明朝廷又于各马市同开“民市”,准汉民以农产品、手工业品与蒙族牲畜、皮张等进行交换,使北口贸易一开始就具有以皮货贸易为主的特点。而当时从事北口贸易的主要是榆林、神木的蒙地边商,仅神木、定边从商者不下20万人,神木城什么产业都没有,只有皮货业比较有名。⑦
  清代陕西商人的皮货贸易除了西口和北口的皮货贸易外,还应包括川藏地区的皮货贸易,因为从事川藏皮货贸易的仍然是陕西商人。清代康定的山货帮川陕人约十余家,专营绸缎布头,收买康地皮张土产,店号均以康定为主,间有于成都及西康外设分庄的。一些陕西商人深入藏区的道孚县,“贩牛、羊、毛革与买换茶叶之商甚巨……汉商多饶裕,皆陕人”⑧;藏南的玉树、结石,商人以“陕甘汉人”为多,“自各地携物来售,售完后将玉树土产运往内地……玉树贸易全赖此辈流动商人为之往返”⑨,而玉树之土产仍主要是牛、羊、皮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明清的陕西商人穿皮袄,套褐衫遨游在广袤天地中,他们将“西商”的名号扬遍了茫茫的戈壁滩和美丽的大草原。
  ① 汪亮:《西北地理》,中正书局民国二十二年版,第495、2页。
  ② 汪亮:《西北地理》,中正书局民国二十二年版,第17页。
  ③ 雷梦水:《中国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2161页。
  ④ 《新疆志稿》卷2,第60页。
  ⑤ 泾阳县商业局:《泾阳县商业志》油印本,第151页。
  ⑥ 《陕西实业调查》,第420页。
  ⑦ 道光《神木县志》卷2,第57页。
  ⑧ 李亦人:《西康纵览》,第211页。
  ⑨ 《玉树县志稿》卷8,第151页。
陕西商帮与陕商精神十八讲/李刚,张军利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