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道探寻

古道探寻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沧桑篇 古道探秘:秦岭行走与古道摩崖石刻



戊子孟冬,我特邀了时任蓝田县副县长和县委常委的军刚、西锋,在蓝桥乡两位官儿穆毅和日显的陪同下,一同乘车考察了位于蓝桥乡境内的扇车峡和十里碑。离开乡政府时,已是傍晚时分,新雨初霁,云破日朗,薄暮新起,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正释放出满天的云锦。天幕下,飘忽不定流动的彩云,熔金似的落日,像熔炼的银子,发出小蛇一样的光亮。随着高低错落的山峰,随着飞驰电掣的车儿,落日仿佛一个在秦岭巅峰跳动着探戈的踉跄醉汉,羞红着脸、憋足着劲,一会儿躲入山后,一会儿又露出山巅。它们挑逗着,相映成趣,光团闪烁,忽明忽暗,使我们的旅程充满了一种愉悦而热烈的气氛。
  蓝桥,历史悠久,美丽而神奇。它连接豫楚,水近两域,纳秦雄楚秀,融南北文化积淀,独特的地域特色,使这里形成了一种丰富多彩、风情万种的多元文化结构与气息。
  蓝桥镇位于秦岭腹地之中,介于蓝田与商州之间,是历史上有名的山间小镇。蓝武道从镇侧自西北向东南绕镇而过,平坦弯曲的公路,犹如一条黛色的巨蟒,伸向了大山深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著名的蓝桥驿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使蓝桥这座山中小镇声名鹊起,蜚声豫鄂。而步入蓝桥镇的东南,进入商州方向,沿途尽都是攒峰绕壑,高深峻险。蓝溪两岸绵延起伏的大山,首尾相连,遮天蔽日,把蓝武道硬是逼成了“一道川、溜溜天”的狭窄之地。历史上的蓝武道,曾是横贯秦豫有名的六百里商於道,素称三省通衢之地。它连接着西北与东南,沿途经过的地方,曾是一片文化绿洲,许多墨客雅士来此寻幽探胜,许多遭受贬谪的官吏,避乱晦迹隐踪,居此咏物抒怀,留下了许多流芳千古的不朽篇章与旷世绝唱有“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稚子就花拈峡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等许许多多赞美的诗句,还有“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肩舆碍巨石,十步三四却”,“往来悲秋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等愤世嫉俗的千古浩叹。同时,由于这里关河雄险,蓝武道又成为兵家常争之地,历史上这里上演过许多次壮怀激烈的厮杀,诸侯攻城掠地,将军披坚执锐,秦楚交兵于峣关,宋金厮杀于商州,黄巢李闯激战蓝关道,红二十五军血战文公岭。蓝关道作为雄性张扬血与火的舞台,在大量地方志的记载中,无不充满了风风火火的烟气,这曾是古道历史上最为壮丽的历史画卷。
  今天,当我们乘车进入悟真峪,行驰在翠峰逶迤、十里画屏似的蓝小公路上,当年大诗人韩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的意境,早已被现代化的气息冲击得荡然无存。然而,在秦岭中行走,大山那耿直之气,仍让你感到窒息,仿佛压抑得使你透不过气来。车前是巍然屹立的险峰绝壁、拔地而起的扇车峡,一道道山岭,一条条峡谷,白瘆瘆的太阳,冷清清的月亮,进入了古道,你常常会感到山高月小,空山人寂,使你陡然地产生出幽冷静谧的感觉。此时,若是你一个人独行,真让你不敢丝毫地停下脚步来。走向更多的山,仍然是山;走向更多的树,仍然是树。你只能把自己融入秦岭,变成裸露山岩上的一棵小草,变成一株在秦岭中行走的树。时间久了,在秦岭山中你会像树那样,攀着山的肩膀,长出向上的思想。秦岭就像一首耐人寻味的长诗,让你用毕生的精力去阅读它,然而,它依然是那样的让你着迷,使你始终对它充满向往,这就是秦岭。随着桑塔纳飞驰电掣,我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放纵奔流着。车儿掠过一座座村寨、一排排崭新的农舍、一幢幢崛起的楼房。冬日下,在青松掩映的山峦中,在绿树环绕的青堂瓦舍下,一个个衣着艳丽的农家妇女,她们像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显得分外耀眼。改革开放已使革命老区国定贫困县蓝田,这个挂满着历史勋章的乞丐走出了贫困,奔向小康。一个和谐、民主、富裕、文明的新蓝田正初现端倪,不断崛起。当我的思绪仍沉浸在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中,在一座翠岭环拱、溪流缠绕的山村旁,同行的蓝桥书记穆毅告诉我们,前面就是桃花碥村,唐代诗人崔护人面桃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同时,他又告诉我们,村北边的山崖上有一处清代的摩崖石刻,记载着清代修筑扇车峡的道路的情况。听到这个充满着诱惑力的文化信息,酷爱文史的张军刚副县长顿时来了劲儿,不等车停稳,就急匆匆地来到山崖前的石刻前。沿着穆毅所指的方向,我们找到了隐藏于草丛中的摩崖石刻。这片石刻位于距地面约3至4米高的裸露的崖石上,长年累月的风雨盘剥使字迹已漫漶不清,斑驳的苔藓已将石上的刻字与岩石溶成了一色。我们拔去杂草,折断伸向石刻的树枝,向导又向崖面石刻上喷洒了两瓶矿泉水,崖面的文字才渐渐清晰地显露了出来。仔细摸着石缝一字一字地辨认,便出现了以下的文字:
  遵奉陕西巡抚部院鹿□扎任抚标练军左营营官陈端。湖北□ □襄阳府宜城县令带哨官兵丁等重修扇车峡至窄坡关一带道路谨勒石碑
  正哨官 梁辅相 副哨 □□□
  崔道陛 林珏赵斌
  □□□
  光绪十九年十月十六日立
  这段摩崖石刻文字记载的是,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陕西巡抚院主持,由抚标练营左营营官陈端和宜城县令带哨官兵丁由官方主持重修扇车峡和窄坡关一带道路的官方金石记载。它是古道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古道抖落了一身风尘之后,保留下来的石质书库,是极为珍贵的石质档案资料。
  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开辟蓝关道水陆交通中,历代不乏具有卓越经营管理才能的官吏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他们是封建社会中具有远见卓识的精英人物。这些人认识到水陆交通的开发与通畅与国家政治统治、军事进退、经济繁荣至关重要,关系甚大,因此,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凿栈道、浚河渠、修桥梁,务求车马通畅行,船筏无阻,以支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些人一心为民,当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敢为天下先、不辞劳苦为老百姓做好事的态度,令人对他们肃然起敬。在历代的修路精英中,据史书记载,唐代有开南山新路的襄州刺史崔湜,有别开偏路的的商州刺史李西华,有疏通汴水、整治漕运的京兆尹刘晏,元代则有出资为赆,修筑灞桥,智略巧思,前后历经三十寒暑,日夜不息以至于手足胼胝、心剿形瘵的建筑巧匠刘斌,清代还有捐资修路的陕西巡抚陈弘谋、罗公碥的修治者商州知州罗文思。以上仅为众多修路精英中极少的一部分。尽管本文收录这些人物仅是挂一漏万,但是,他们的远见卓识、为老百姓所作出的贡献,足以让我们对他们刮目相看了,他们的事迹永远昭往彰来,启迪着后来人。
  除以上谈到的摩崖石刻外,在蓝武道上至今遗存的摩崖石刻仍有多处。在峣岭蟒石湾附近的石崖上仍镌刻着乾隆年间古道的修筑石刻,至今仍然字迹清晰,保留完好。石刻并记载着如下文字:
  大清乾隆拾壹年 夏公旦
  陈大中丞捐修大路化险为夷
  士民商旅公颂功德勒石为记
  公讳弘谋字汝□号榕门广西
  临桂(林)人,
  雍正元年癸卯解元祠林
  各省往来客民公立。
  和以上摩崖石刻同时镌刻的,还有鸡头关与风门子附近的摩崖石刻,高约十数米,仰望仅识得有“陈大中丞□建路”等寥寥数字。
  在商州牧护关秦岭梁上,原韩愈庙附近,同时还有陈弘谋修筑道路的石刻一方,铁笔银钩写有“陈公路”三个大字,其下小字为“康熙壬寅六十一年(1722年)季春里民公立”等字样。这些摩崖石刻用无声的语言,记载了陈弘谋为民造福的善举。陈弘谋整修蓝武道不止一次。这位造福一方的官儿,真正地实现了自己为民请命、以微末之躯兼济天下苍生的夙愿。
  另外此处还有刺史罗文思修路的一处摩崖文字,其上刻“卧云”二字,下刻小字刺史罗公四川人等字样。
  为了研究古道的历史,戊子、己丑两年间,我多次奔走于人际罕见古道上,寻觅仅存的栈道遗迹,同时又翻阅地方志书及民间的历史资料和口碑资料,其中所见建筑道路的艰难与辛苦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述。在没有炸药的冷兵器时代,筑路民工常用的修路办法是:火烧壁石,以冷水激之,待其石裂,然后依其纹路破开石壁,凿洞架梁,修筑栈道。据明代修筑郗公路资料记载,“火攻石壁,凿山三月,架梁四道,削险开径,砌石连栈”。修盈尺之路,需耗费多少工时与人力,其艰难程度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2009年秋,为了进一步寻找古栈道遗迹,我踏着缤纷的落英来到九间房乡,步行到上石家、大岔口、栗树坪至柿园子等地。这个地段由于交通偏僻栈道遗迹尚保存完好,遗存十分密集,而且,以人工凿刻的石道(即在山崖中凌空开凿宽度不大的路面)仍为多见。历代工匠往往是在险要处凿好壁孔,然后嵌上倾斜上撑起的石梁,上面再架设栈板以加宽路面。这是古代工匠在悬崖中修筑栈道最常用的修路办法。这次我们到达栗树坪后,在当地乡民的指引下,目睹了栈道中残留的石梁。在柿园子地段,看到栈道由突出山石外侧向内切凿成数米的凹面,栈道正是从凿开的凹处经过。在魏家沟附近流峪河的巨石上,还有古代工匠修桥架梁时留下的石孔遗迹。在岸边的石阶坡道上,还发现有古代石匠刻凿的线槽,其中一丈左右的距离中并列有四十多道,长均约在2尺左右,间距1到3.4寸之间,石匠用意明显是为了防滑。这些残留的栈道遗迹,充分显示了修路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在与大自然斗争面前,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人迹罕至的古道中,徜徉于美丽如画的大自然中,探寻古道那古老神秘的传说故事,体味惊心动魄的传奇,阅读悠长久远的遗址,品尝古道摩崖石刻那古朴苍劲的文字,尽管已斑斑驳驳,漫漶不清。但是你从字里行间仍然能感受到那从历史飘来的雨,从远古吹来的风,中华民族人文历史,正是由于文化穿越了时空浸润其中,才滋养了我们一代代的后来者,才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今天,当喧嚣沉寂,浮华褪尽,漫长历史长河中,多如河沙的达官显贵,早已如过眼云烟,化作了历史的浮沉,而为民造福的官儿,青山承载着他们的辛劳,史书记载着他们的功勋,老百姓从千百年来的传说故事中,将他们不断拓展,不断地神化,将他们良吏形象化作为老百姓心目中永久的丰碑,使他们的生命华章得到了永恒。这就是古道魅力所在,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蓝关古道/曾宏根.-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