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陕西商帮与陕商精神十八讲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第六讲 五百年走西口泪花淌:四 大漠戈壁吼秦腔

在明代,陕西商人活动的脚步在西北以嘉峪关为限,瀚海戈壁还是不可逾越的自然屏障。所以,当时有一句商谚说:
  出了嘉峪关,
  两眼泪不干;
  前有戈壁滩,
  后有鬼门关。
  进入清代以后,清政府为了统一新疆,于康熙五十五年(1717),在新疆的哈密、吐鲁番、巴里坤三处实行屯田,开创了清朝政府在新疆屯田戍边的先河。新疆屯田的形式有军屯、犯屯、民屯等。军屯是以绿营兵丁为屯丁,而新疆的绿营兵丁主要是陕西人。“新疆各处屯防兵,均由陕甘二省绿营兵派往,向例三年更换”,①这些陕西屯丁,为了维持生计,有的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加入到商人的行列,在清军平定准部与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政府在新疆开放商禁,允许内地商人到新疆长途贩运,“凡有贩运货物,往来贸易者,许向该管大臣请给印票,照验放行,须听自便。”②于是内地商人纷至沓来。由于陕西靠近新疆,因此大批陕西商人随着屯田移民的大潮,搬迁家眷,招引乡亲和子弟到垦区应募认垦。当时可谓:“鳞鳞小屋似蜂衙,都是新屯谴户家”。仅乾隆四十三年(1778)乌鲁木齐就有“搬眷到屯商户一千一百三十六户,分别在迪化、阜康、济木萨、昌吉、玛纳斯、呼图壁认垦”。③
  到晚清时期,左宗棠率军进疆讨伐阿古伯。为了满足大军日用所需,许多陕西商人便随军西征“赶大营”,成群结队出西口,省会乌鲁木齐商业勃兴,“废著鬻财之客联袂接轸,四方之物,并之而会”。古城(奇台)“处四塞之地,其东自嘉峪关哈密为一路,秦、陇、湘、鄂、豫、蜀商人多出焉……南北商货悉自此转输,广市之盛,为边塞第一”。④反映了内地商人到新疆经营的盛况。
  随着清政府经略西域,拓展新疆,陕西商人在新疆的势力进一步扩张,其活动“自甘肃省来之孔道于哈密而所有分歧,左沿天山之南麓,迄西经吐鲁番、喀刺沙尔、库车、阿克苏折而南到叶儿羌为南路;右越天山到巴里坤,沿北麓而西过省城乌鲁木齐,自精河越塔尔奇为北路”⑤。最终形成以哈密为中心,对新疆北路贸易垄断经营300年之久的繁盛局面。
  陕西商帮是清代活跃在新疆的最重要的内地商帮之一。他们尤其在第三产业领域占据着显著优势,并形成许多著名商业家族和商业字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曹家。曹氏家族于1880年左右,随进疆清军来到南疆托克逊定居。家族中最早来新疆创业的是三兄弟,老大叫曹友,当时还只是个不满20岁的毛头小子,是陕西省乾县人。他们开始既当农民种田,又打短工,省吃俭用攒了些钱。1884年新疆建省后,兄弟三人就来到首府迪化,开始在大十字一带摆摊做生意。他们将出售的店铺和住房便宜地买下,并不断翻修。北大街一般的店铺和住房都是曹家的,其中沿街的店铺40余间,住房100余间。
  曹氏家族在乌鲁木齐经商百年,经历了五代人。第一代是曹家兄弟三人;第二代曹天赐,曾在1949年以前任新疆商业银行金库主任、曹天钧、曹天锐(生前为新疆师范大学行政科长);第三代曹广仁(现已在自治区客运公司退休)、曹广忠(在兵团系统退休)、曹广孝(在新疆医学院退休);第四代曹书田;第五代曹兆治。现在的曹氏家族已有上百口人。
  清朝末年,乌鲁木齐有三家回族经营的清真饭馆,颇有名气。他们是贾家的老虎馆子、马家的忠义庄、刘家的叶子面馆。这几家饭馆,都有他们各自擅长的风味小吃。无论是回族、汉族、维吾尔族人民都愿意到他们那里去“赶早趟”(吃早点)。
  老虎馆子又叫做“清真世和馆”,它是乌鲁木齐最早的清真饭馆之一,开业于清朝末年,一直营业到20世纪40年代。它是由陕西回族商人贾世俊创办,后由其长子贾善平继承经营。贾世俊是有名的厨师,他开的饭馆,以地道的陕西风味腊羊肉夹三叶饼和羊肉泡馍而闻名。因为贾世俊师傅有个雅号叫“老虎”,所以“老虎馆子”的名字由此而来。马家——忠义馆饭庄即开设在县政府门前(现在的建国路南十字路口)的马达吾饭馆(后来改名忠义馆)不但有素负盛名的四季应时小吃,还有别具风味的拿手好菜;不但经营质优价廉的经济便餐,而且内应外出包办酒席。忠义馆饭庄,是乌鲁木齐首屈一指、闻名遐迩的清真大饭店。刘家——叶子面馆由祖籍陕西的回族师傅刘万春开办。他的曾祖父刘公、刘平老哥俩,早在1860年左右就到了乌鲁木齐,并专门从事经营清真风味小吃。他家世居边城已经六代人,刘万春是第四代,他继承了祖传的多种技艺,会做千层油糕、糖棉花、油饼、糕点和凉面等,尤其是他制作的叶子面和馄饨,在清真风味小吃中独占鳌头。⑥
  清代陕西商人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的各个主要城镇,为了推进他们的商贾事业,陕西商人在新疆各地都建有陕西会馆。陕商在新疆各地建造的会馆中,要数在乌鲁木齐和奇台的会馆最为典型。乌鲁木齐的晋陕会馆,原地址在今乌鲁木齐市大西门外妇联幼儿园一带。会馆的周围都是菜园,大部分是馆产,会馆占地面积广阔,庙宇宏伟,古树参天,十分幽静。会馆楹联刻有:
  设馆以叙乡情,芳草天涯,不越归心之念;
  集会如回故里,桃源塞上,同联聚首之欢。
  会馆供奉武圣关帝君,俗称关帝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过会、酬神、演戏三天。关帝庙楹联是:
  史家拟议曰矜误矣,视孙曹诸人,原如无物;
  后世称尊以地敢乎,论春秋大义,还是称臣。
  新疆奇台的陕西会馆位于县城东大街中段路南,前门临街,后门通文庙后巷。会馆的大门是砖木结构,门顶有直书砖刻的“陕西会馆”四个大字,雄浑有力。大门内30多米处是坐北面南的戏台,台前是宽阔平展的看场。二进院与看场之间砖砌花墙有门楼,两侧是砖砌的月形门,院里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屋檐前有木栅栏围成的花池。夏日,满院馨香,清新幽静。沿砖铺地可直通大殿。大殿坐落在1米多高的砖台之上。殿前左钟右鼓,每当焚香拜神,必鸣钟击鼓,大殿供奉的是文、武、成、康诸王。陕西同乡每逢会季,必来祈祷平安和财运亨通。
  由于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与内陆相离甚远,地广人稀、戈壁瀚海、消息闭塞、环境艰苦,加之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汉族都是从内地移民过去的,所以新疆的陕西会馆,它的作用和历史影响尤其是在传播内地传统文化方面,对新疆有着深远的影响。新疆陕西会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主要表现在:
  1.社火“高抬”。“社火”是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俗称“花会”。新疆的社火指的是陕西会馆的“高抬”。陕西会馆每年都组织20余台高抬。每一场高抬都是一场折子戏。如《黛玉葬花》《游西湖》等。抗日战争时期,乌鲁木齐的陕帮商人设计了许多宣传抗战救国的新节目,如《戚继光斩子》《岳武穆大战牛头山》等等。更可贵的是,一批现代化的新节目,在高抬上出现,如《打杀汉奸》《还我河山》等。这些新内容的高抬节目,将抗日的战鼓擂响,为宣传全民抗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2.秦腔。秦腔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的古老剧种之一,康熙年间盛行于全国。明清以来的陕西商人背井离乡,到新疆做生意,有力推动了秦腔艺术在新疆的传播。“吃光光面,端大老琬,吼秦腔戏”是陕西人基本生活状态的写照。在1890年的红山庙会上,秦腔老艺人吴战螯组织的“新盛班”清唱演出,受到新疆群众欢迎。辛亥革命以后,由陕西会馆出面,联合陕西、山西、甘肃流入新疆的秦腔艺人,于1917年组成“三合班”。并由三帮商户集资,从西安买来秦腔剧服,在乌鲁木齐和北疆各县演出连台本戏,使边城艺苑面目一新。
  3.珠算在商业中的普及。我国是算盘的故乡。算盘被称为“古老的计算机”。在陕西商界,算盘普遍流行。日常业务和财务核算,主要通过算盘计算完成。清朝年间,算盘随陕西商人一起进入新疆。近百年来,乌鲁木齐的一些老字号商店,在日常买卖和结算业务中都会用算盘。当年,乌鲁木齐市一些较大的商店都明确规定,店员进店学徒三年,由头柜老先生利用业余时间施教,必学的课程就包括珠算和相关商品知识,除了要学习传统的加减乘除法外,还要学习计算简便快速的《斤秤流法》。⑦
  ① 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②④ 袁澍:《新疆会馆探幽》,《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③ 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⑤ 《新疆地理志》卷三,第127页。
  ⑥ 李刚、袁娜:《清代陕西商人在新疆的活动及其会馆建设》,《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⑦ 李刚、袁娜:《清代陕西商人在新疆的活动及其会馆建设》,《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陕西商帮与陕商精神十八讲/李刚,张军利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