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一、褒斜谷道




褒斜道,其是沿着褒水(今褒河)与斜水(今石头河)形成的一条道路。早期的先民们沿褒、斜二水经过无数次踏勘,终于寻找到高峻入云的秦岭主脊较为平缓的一段,即太白县五里坡,沟通南北,从而循河谷成此道,全长470里,是秦岭间出现的最早的一条沟通秦蜀的通道。褒斜道以其成道之早、持续之久、规模之大、使用时间之久、影响之大而位居“蜀道之冠”。《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这样的记载:“栈道千里,通于巴蜀,使天下皆畏秦。”其中的千里栈道说的就是褒斜道。
  古褒斜道是从今天的眉县斜峪关(今斜峪镇)沿石头河(古斜水)上行,至太白县城嘴头镇,越过秦岭分水岭,再顺着红岩河谷,经白云镇、王家楞,至留坝县江口镇,又沿着褒河河谷下行经武关驿、马道驿至褒城驿(即今天的河东店镇),抵达汉中。其大体走向今天为眉县到汉中的国道。褒斜道由褒水、斜水自然连接而成,褒水、斜水同出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褒水南行,自五里坡而西,至太白县嘴头镇,经白云、王家楞,交留坝,又经拓梨园、江口、柳川、南河、武关河、铁佛崖、马道、青桥驿,越七盘山出褒谷口经褒城至汉中,注入汉水(汉江),约180公里,其上游称红岩河,至江口改称太白河,至武关驿以下称褒河。而斜水北出,自五里坡而东,至桃川东的老爷岭北折,直抵斜峪关出谷口,注入渭水(渭河),约50公里,上游称桃川河,北折后改称石头河。最初的褒斜道只是一条顺着褒、斜两水而行的山间道路,后来各个朝代因其作用显赫,多次修筑,使其成为可通车马的栈道。
  褒斜栈道全长470里,史书上称其大数为500里。褒口在褒中县北,为褒水出山口处。褒口有“石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石门南距褒城约6里,这是褒斜栈道南段起点的重要遗迹。
  过石门循褒水西岸东北行,至红岩河(褒水中游名称)、太白河、西江等三水交汇处附近,有边长约200米的方形古城一座,从位置上看,是《水经注·沔水注》所说的“三交城”。古城遗址在今留坝县江口镇(又称西江口)东2里处太白河南岸二级阶地上。
  由三交城北去15里,在今留坝县锅厂与方家湾之间的柏树沟口,红崖河转弯处的石崖上,有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正月二十九日”摩崖石刻一块,刻字七十。这是晋武帝为了加强首都洛阳与汉中、四川的联系,巩固西晋对这些地方的统治,在此处修建栈道所留下的遗迹。在石崖接近日常水位处,整齐地排列着唐代孙樵在《元新路记》中所说的“二十四孔阁”。上下共有48个孔眼,当地群众称为“四十八窟窿”。
  由二十四孔阁沿红崖河东北行,至留坝县拓梨园乡北15里处,山石皆成赤色,人们称为“红崖”或“赤崖”。三国时蜀汉建兴六年(228)设“赤崖府库”。赵云退兵时,“烧赤岸以北阁道”,即发生在此地。
  褒、斜二水在今天太白县五里坡附近,一在坡西,一在坡东。五里坡古称五里坂,是长五六里的一面斜坡。下五里坡,入斜水河谷,循斜水东北行,出斜谷口,斜水西侧有五丈原。五丈原为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由斜谷最后一次出兵伐魏,与司马懿军队在渭水南岸对峙时病死之地。
  由五丈原东北行35里至郿县(今眉县东北,渭河北岸)。汉代的郿县靠近武功,故史书中有称斜水至郿县入渭,或至武功县入渭。郿县有交通干道东通长安,西至雍县、陈仓。
  褒斜栈道的险峻,为汉代全国诸栈道之冠,也可谓古栈道遗迹的典型之作。其经行的褒、斜二谷,多为峭壁陡崖,两谷高峻。中间为谷道。崖高水深的地方,车辆难以循岸通行,不得不在高出日常水位2~5米的地方凿方形壁孔,安插方形木梁,木梁的另一端,立柱承托。在壁孔水平线下凿方形或圆形柱孔,立直柱或斜柱。梁柱间以榫卯结合,上铺木板,宽约3米,可容车一轨。壁孔方形,可防止梁木转动。柱孔有方有圆,可用圆木立柱,减少加工时间。施工设计考虑得相当周全。栈道又称阁道、栈阁、栈桥或桥阁,是指把架空的、有梁有柱的阁的木质结构建筑形式,连接、延长而成的一种悬空通道。由于褒、斜二谷地形各异,故阁道结构形式亦有所不同。
  自汉武帝元狩年间对褒斜道进行了全线开凿后,直到东汉光武帝第一次出兵伐蜀,100多年间褒斜道始终为秦、蜀间的主要通道。
  褒斜道是秦驰道的干线之一,在整个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至明清时期,褒斜道一直处于秦川、汉川、巴蜀间交通干道的地位。两汉时期,玺书由长安至蜀郡,即循此道。《华阳国志·蜀志》称:“玺书交驰于斜谷之南,玉帛践乎梁、益之乡。”承平时期,官民赖以来往关中、蜀汉;战乱时期,守其谷口,坏其栈阁,即可隔绝南北交通,欲通巴、蜀,就须迂回其他谷道。汉代帝王历次下诏修建,足以证明此道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重要性。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