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三、交通关西









齐镇作为关西重镇,引领着渭河以南关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锁钥南北”、“交通东西”的重要地位,其对关西经济的放射性作用是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的,故必须全盘考察齐镇在整个关西地域上的交通条件,才能全面认识齐镇的“重镇”作用。
  关中西部,其范围包括今天陕西西部的宝鸡地区和咸阳地区西部,其交通在古代就比较发达,早在西周初期,就有开辟道路的记载。王国维考证《散氏盘》铭文曾记其事。以渭河为主的古代内河航运亦开发较早。公元前7世纪,秦穆公自雍至绛输粟援晋的“泛舟之役”,是我国历史上粗具规模的内河航运之发端。战国时期,秦惠王始建联通秦蜀的著名的褒斜古栈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栈道。历代开通的古道还有连云栈道,出陇西的陇坂道、咸宜道,北御匈奴的回中道等,著名的丝绸之路南道亦从境内通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络。
  以渭河及其支流为主的古代内河航运也十分发达。从“泛舟之役”开始,渭河历代都作为公道输送漕粮、木材。宋代斜峪关还曾是造船中心,年产木船达600余艘。近现代以来,渭河航运业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河水变小以及陇海铁路的通达、宝鸡峡水利工程的建成而由盛转衰。
  在关中西部向南的秦蜀通道自西向东依次有陈仓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向西的通道有古丝绸之路过境道路的南道和北道。向北的通道主要有回中道。下面对这几条主要道路作一简要说明。
  (一)南去通道
  1.陈仓故道
  故道,即沿嘉陵江北上越秦岭而至古陈仓之道,王国维通过对《散氏盘》铭文的考证,认为《散氏盘》所记“周道”,就是汉代人们所说的“故道”。故道自春秋战国至秦汉,一直是秦蜀交通要道。蜀人还可利用嘉陵江中游水道乘船北上,至河池以南登陆,循故道至雍城,以避五丁峡之险峻。秦汉时曾在嘉陵江东支流上游置故道县,以利行旅。
  东汉安帝永初、元初年间(107—119),故道因战争破坏,驿道改行子午道。唐宋时,故道栈阁很多,路途艰险。据载,北宋仁宗时,凤州至剑州(四川剑阁)1200里驿路上,有栈阁9万余间。若以每阁平均3米计,栈阁总长约540里,占全程的45%。北宋时,由汴京经长安、凤翔、宝鸡入蜀的驿路,仍沿袭唐代的凤翔、凤州、兴州道,但兴州以南,不经西县。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线路改由飞仙岭沿陈平水直达金牛驿,连接金牛道。
  元、明、清三代,蜀道战乱多出现于每代开国初年或末期,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的战争,多在秦陇和汉川相接地区,双方军队取道,或由秦州(今甘肃天水)经成县、徽县直达略阳、沔县、汉中,或由凤翔、宝鸡、凤县、褒城而达汉中,原来沿嘉陵江而行的故道栈阁由于年久失修而逐渐倾圮,加之南北朝时“回车道”的开辟,唐朝中后期褒斜道的改线,特别是元朝驿路改行唐、宋褒斜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普定侯陈垣又重新修葺唐宋褒斜、金牛二道,成为“连云栈”,遂将故道凤州以北一段纳入“连云栈道”系统。故道被肢解,凤州经两当至略阳一段,不再用做驿递。
  2.故道支线
  唐仓道
  唐仓,今称唐藏,是凤县的一个乡镇,在陈仓故道沿线西侧,西北距凤州30里。唐仓道路线,是由故道上的红花铺折西北行,经草房子、卢毛窖,有谷道至小峪河上游的隘口,顺小峪河而下,便到唐仓;或由草房子附近折西南行,经阴坡、大地、庙坪、楼房庄、老娃沟口,亦至唐仓。由唐仓沿小峪河而下,便至双石铺(清代称方石铺)、凤州。五代时蜀兵由马岭寨出唐仓,即溯小峪河而上。后周兵自黄牛堡迂回唐仓,亦顺小峪河而下。现在这些地方都有简易公路相连。由唐仓沿小峪河西支流上行,经现在的下曹庄、大地里、陈家沟、瓦房子向西北可至甘肃天水(古秦州),也是一条古道。
  陈仓沟道
  是由凤县南星镇连云寺西经桑坪坝、东狼谷循沮水(又称浕水、黑河)河谷出百丈坡去沔县的一条支路。清人严如煜《汉中府志》记述:“自百丈坡经土地梁、火神庙、王家河、九台子、火烧关、铁炉川、大石崖、陈仓沟出口,相传为淮阴侯度陈仓故道。”清代在连云寺旁的陈仓沟口立有“古陈仓道”石碑一块。
  连云栈道
  连云栈道盛于明清时期,分为北栈和南栈两大路段,北栈的北段(凤州以北)借用故道,南段(武关驿南)借用汉晋褒斜道路线,中间一段是由凤州越凤岭、柴关岭,过庙台子至武关驿。而南栈则大部分借用金牛道入蜀。
  由于栈道险峻曲折,飞梁阁道,一处堵塞即全道不通,加之一遇洪水容易冲毁,后世为避水患,以求持久,乃将路基逐步升高。明初增修新栈于山腰,盘山而行,如蹑云梯,故名连云栈,或称北栈。其名始见于元《析津志》,《明史·徐达传》及《明通鉴》亦有记载。据《凤县县志》载:“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因故址重修,统名连云栈。”
  连云栈曾经多次重修。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普定侯陈垣新修栈桥43处(北栈部分),共967间。后弘治时(1488—1505)又重修。万历十三年(1585),汉中太守崔应科再次重修。两次重修都在鸡头关至宝鸡益门镇地段。
  清康熙三年(1664),陕西巡抚贾汉复废阁道,由山腰开“碥路”,以土石为路基,比较坚固,载重负荷提高,即遇山水冲毁,修复也较容易。康熙二十八年(1689),陕西总督葛思泰重修。尔后,乾隆三年(1738)、嘉庆十六年(1811)、同治六年(1867),数次整修。
  3.傥骆道
  是由周至进入汉中的道路。南口名傥,在洋县北30里;北口名骆,在周至县西南30里。其道大致通过骆谷水与傥水河河谷,全长420里。从骆谷口入山,沿太白山东麓过秦岭、兴隆岭等9条山岭至洋县,然后西趋汉中,是古代关中至汉中距离最近捷、最艰险的道路。
  此道早在三国时就曾为魏蜀战争所用。后于隋末唐初,一度废塞,不能通行。唐武德七年(624),征发民工,重新修复。唐末农民军进攻长安,唐僖宗李儇取此道逃奔四川。其道“重岗绝涧,危崖乱石”,通行艰难。至明清,此线曾一度被农民军占领,加之年久失修,路况逐渐残损,过往者不及唐代。
  其支线在今太白县鹦鸽乡境内。即由鹦鸽嘴南行10里至陈家村,又南行10里至牛心石(已进入三才峡),过鲁班桥南10里至南海沟口,再南行10里至南海沟,又南行10里越南天门,又南10里至石牙子,又南5里进入佛坪厅北界接路,距县治约140里。其中迎风砭、牛心石、鲁班桥等地有多处栈道,至今还被人们往来太白山南麓所利用。
  (二)西去道路——丝绸之路过境道路
  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长安至张掖间分为南北两道。南道途经本区,即由长安西出,过中渭桥,经林皋驿,咸阳陶化驿,兴平县槐里驿,武功县驿、美阳驿(今法门镇),岐山县石猪驿,再经横水至凤翔府治所雍县(今凤翔),由雍县经千阳县至陇州,而后由陇坂道西越陇关至秦安,又沿渭水西行至临夏,再折向西北顺小积石山东麓至大河家,渡过黄河折向东北,沿湟水西行经西宁折向西北,通过扁都口到达张掖。南道在陇州越关山又分两线,即陇坂道与咸宜道(明代之后)。
  陇坂道
  丝绸之路南道陇州西至秦安段,据《汉书·地理志注》载,“郁夷(汉置县)有千水祠,……该在今(陇)州西五十里大宁关(即今固关镇)侧,近千水源,……又自关上陇坂,盘纡屈曲,逶迤而进”,即所谓“周道郁夷”。此道开通很早,其名称陇坂则迟。此路段为陇州西去61里至安戎关(今陇县固关镇关山沟二桥)。安戎关,为唐陇州防御使薛逵于大中六年(852)徙筑,关址移于今陇县固关镇。汉置大震关旧址于陇山重岗之上(据考证为洪家滩),谷隘处路宽仅200余步。《元和郡县志》和《通典》记载后周武帝重修。大震关西约50里至小陇山分水岭,为此道最高处(海拔2428米),再经关山下的马鹿镇(原属陇县,现划入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行20余里至阎家店;阎家店是个岔路口,西北通张家川、陇城等地,此即东汉初年来歙所开的“略阳道”,陇城有三国时的街亭;西行越60余里峡谷可达清水县,再西南行而至天水。
  咸宜道
  《明史》载,明正统时,“因关山阻隔,改从咸宜凿山开道”。咸宜道由陇州西行40里至咸宜关,再西行入山谷25里至野宁坪;上山30里,下山30里进入六里沟,沟口即长宁驿(为明万历年间所置,在今甘肃张家川境内),再40里至甘肃清水县柳村,再40里至山门,又40里至清水县。
  渭水峡道
  其是关陇间另一条古道。由左陈仓(今宝鸡市)至南关过渭水陈仓古渡,沿南岸西行,经太寅、献头岭、码头渡东岔河至三岔城,直通上邽。东汉建安十九年(214)魏将夏侯渊讨伐马超,以及后来唐玄奘西行取经,均取此道。南宋绍兴元年(1131),吴玠、吴磷兄弟抗击金兵也多迂回此道。
  长安—凤翔—陇州道
  此道周代已经开发,秦代成为驰道的一段,唐代为“丝绸之路”南段的一段,同时也是驿递大道。
  清代,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联系,有“皋兰官路”和“四川官路”。由北京至西安府西去一段称“官马西路”或“皋兰官路”。皋兰官路经由咸阳、礼泉、乾州、永寿、邠州、长武、平凉一线。
  (三)北去通道
  回中道
  《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四年(前107)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匈奴列传》载,“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印。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可知回中宫在萧关、雍城之间。《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回中宫在岐州西三十里。”由于回中的具体位置至今尚未确认,因而回中道的路线也只是大致推定由雍城西行入千水古道北行,再溯峡口河北去,至甘肃省华亭县的下关、上关。沿途有多处烽火台遗址。《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司隶部图》,将此一路线标为“回中道”,是否正确,尚需进一步考证,但大体走向则是正确的。
  (四)漕运
  渭河漕运
  渭河自宝鸡县凤阁岭乡入境,自古通航。其航运,最早见于史籍所载的“泛舟之役”。秦穆公十三年(前647),晋国因旱成荒,秦国输粟济晋。“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于绛。”漕船始发于渭,溯黄河而北入汾水,达于绛。这是我国历史上粗具规模的内河航运之发端。
  战国时,梁州的贡道是利用千水、沔水、渭水和(黄)河水,雍州的贡道是利用(黄)河水和渭水。
  《史记》载:“汉都关中,引渭穿渠三百里至黄河,年运漕粮百余万石。”《汉书》载:“高祖时,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亦靠渭河水道。”
  隋唐时,关中漕运更为发达。据《大唐六典》卷七《工部·水部郎中》记载,京都长安附近的“渭、洛、汾、济、漳、淇、淮、汉,皆互达方域,通济舳舻”,其中渭河沿岸建有广通仓、长安太仓、渭南仓等,储存漕粮。
  北宋都于开封,陕西漕粮沿渭水黄河而下,但数量较少。据《宋会要·食货》载,当时造船业发展很快,市境渭河南岐、眉交界处的斜峪关,是造船业中心之一,年产木船最高可达600艘。
  明代,“尝由开封运粟溯(黄)河达渭以给陕西”(《河渠纪闻》)。及至清代,地方贡物亦由水道转运京师或指定地点。
  斜水漕运
  褒斜道假褒、斜二水通漕运始于西汉。《史记·河渠书》载:“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唐贞观时也曾开斜水漕运。《册府元龟》“漕运”条载:“二十二年(648)七月开斜谷道水路运米以至京师。”这里所说的“开斜谷道水路”实际指的是从斜谷口到眉县城的运粮河。
  关中西部,虽有秦岭阻隔,但绝非闭塞之一隅,中有渭河以资水运,且有驰道连通东西南北,水陆皆畅通,这就是齐镇在古代成为水陆码头的最重要条件,也是齐镇商业长期繁荣的重要基础。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