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二、文化教育





(一)教育
  陕西省眉县林业学校
  陕西省眉县林业学校的前身叫“陕西省立眉县农业职业学校”,它是于1938年冬从华县迁来眉县的。于1953年正式定名为“陕西省眉县林业学校”。
  该校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初名“西安府职业学堂”,由西安府知府尹昌龄授权张渊创办并任校长,校址在西安城内举院门(今儿童公园)。民国以来改称“三秦公学”,民国四年(1915)改为“陕西省甲种农业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改称“陕西省农业职业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三省,张学良率东北军进驻西安,东北大学亦随军迁来西安,“陕西省农业职业学校”校址给了东北大学,该校遂迁华县城外西北角,定名“陕西省立华县初级农业职业学校”。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由山西永济县隔河炮击潼关,并有飞机狂轰滥炸,陕西局势危急。陕西省教育厅急令:“华县农校西迁至眉县齐镇”。
  学校迁眉的原因是:其一,眉县在铁路沿线,交通便利,且地处渭河以南,距斜峪关较近,如若敌军侵陕,即可入斜峪关循褒斜谷道经秦岭山区到达汉中,是个可住可走、进退咸宜的地方。其二,当时眉县当政者和士绅对学校迁眉持欢迎态度,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大力协助,使迁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县长麻百年、教育科长陈日章、商会会长王乘六及士绅汶洁甫、郭梦九、程阁卿、刘志勘等热情关怀,各方协助,商借庙宇做校舍,动员难民迁出,并对其另作安置,修葺房屋,配置教室、宿舍,调拨运输校具、教具、图书、仪器、交通车辆等,解决了迁校中的许多困难。使得学校从1938年10月开始议迁到12月1日即在新校址上课,历时仅两个多月。
  学校来眉后,驻齐家寨西官村庵的东庙西庙内,设初职农科、林科各三班,学生160多名,随迁来的校长孙元主持校务,有教职员26人。遂有“东庙和尚,西庙老道,孙元一来,改为农校”之民谣。
  学校来眉初,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暂时维持原样。到1941年夏,战事稍缓,为发展生产需要,遂议定改革学制,增设农科、林科、园艺科、畜牧科的高职班,将不分科的初职逐次减少,到1946年夏,全校共有12个班,学生300余人,全部成为高职班。
  从1938年学校迁眉后到1946年夏,共毕业21班,计500人左右。每年毕业的学生,由学校与省农业改进所、省合作事业管理处及公、私立农场、林场、园艺场联系,请予录用。这样既充实了基层农业技术力量,也为毕业学生找到了出路。
  由于这所学校是当时省直属学校,当局比较重视,所以从师资配备、经费拨付、器物调拨等方面都予以照顾。加上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辅助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许多用人单位纷纷索要和预约毕业生去工作,这样学生毕业后有了出路,并可以用其所学。地方人士、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均感满意,校誉日隆。遂在抗日战争局面呈现稳定的1942年,由宝鸡专署(当时叫第九区专员公署)和所辖各县政府、士绅联合向省教育厅申请,为培养省西各县农业技术人才,要求把“陕西省立华县农业职业学校”长留眉县,不要再迁回华县。经省政府批准,于1944年秋学校易名为“陕西省立眉县农业职业学校”。同时,在大荔县新设“陕西省立大荔农业职业学校”,为省东各县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学校被批准长久留眉、更易校名后,即着手进行扩建工作,除由省上按班逐年增加经费外,主要在宝鸡专署所辖各县进行建校募捐,承蒙热心教育人士鼎力帮助,募集了一些财资,遂修建起教室八座(共24间),工字形办公厅一座(五间),并盖起门房,打起围墙,辟建了体育场、实验果园、实习农场,整修了道路、水渠,学校规模粗具。因其自力更生,募捐建校,曾受到教育厅通令褒奖。
  1947年,省教育厅委任魏涵为校长,计有教职工26人,学生150余人,分为农科、林科、园艺科。1948年秋,新招收学生四班,分农科、林科、园艺科、畜牧科。到1949年秋开学后,学生流动量大,遂把农科、林科、园艺科三科合并为农科2班,畜牧科只有14人,转入武功农校畜牧科(班)。
  在“扶眉战役”中,学校遭到胡宗南、马鸿逵军队的抢劫和严重破坏,校舍被占被毁,教学设备被砸被抢,图书仪器弄得七零八散,破烂不堪。
  “文革”中该校校址被部队征用。1969年迁往杨陵,与“陕西省农校”合并,更名“陕西省农林学校”。1984年又分设为“陕西省农业学校”和“陕西省林业学校”,1999年与陕西省水利学校三校合并,更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齐家寨女子学校和齐家寨国民小学
  1930年前后,有一道姑邱理真化缘募集资金,在药王庙办起了女子学校,收学生十多名。有教师2~3人,有的是聘请的,也有的由道士担任。
  1935年,由当地绅士郭梦九、程阁卿、田佩芝倡议将白家、田家私塾与邱理真的女子学校合并,创建了齐家寨第一所国民小学。首任校长是程阁卿,教导主任安锺元。学校校址先在斗行会馆内的五间空房内,半年后迁南门外药王庙内。学生很快增加到150多人,分四个年级,编为四个班,采用新式教材和新式学校制度。设置了算术、自然等课程。由于学生剧增,药王庙已容纳不下,遂又决定迁到火神庙。火神庙地方大、房子多,可作为永久校址。1936年,在程阁卿带领下,师生动手创建学校。建校款来源,一是县政府拨款,二是社会各界捐资。师生早上、中午上课,下午开展建校活动。拆旧庙、搬神像、打土坯、抬木料、拉土和泥、递砖瓦、给匠人当助手,先后建起了四栋教室,一座大礼堂,平整了操场,添置了篮球、排球设施,对校园进行了绿化。1937年,学生已增加到300多人,还聘请了一批年轻有学识的教师,如山东籍的商孝忠、河南籍的王海青、山西籍的权尚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河北、河南、山西逃亡到齐家寨的难民很多,河北省政府在齐家寨还设立了难民收容所。逃亡来的人中有一大部分是携带家眷的商人、绅士、知识分子。这样一来,齐家寨国民小学的学生很快增加到600多人,教师也增加到14名。有名的老师有:西安师范毕业的蒋建中,凤翔师范毕业的邱凌岳、肖汉杰,西安高中来的贾宗奎,上海来的音乐老师章咏仙,北京大学数学系青年教师高著贤等。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办学进入了全盛时期。这期间安锺元接任校长。
  体育教师权尚仁,是地下共产党员,懂武功,身手不凡,多才多艺,深得学生爱戴,与学生关系非常好。经常通过讲故事、拉家常,给学生宣传进步思想,并将年龄较大、思想进步的学生送到延安的抗大去上学。如学生田种芝、李明玉、郭永发等人,都是经权尚仁送到延安的,成为抗大早期学员。权尚仁也随后返回延安,奔赴抗日前线。
  从1934年创办齐家寨国民小学到1949年共毕业11个班。学生中很多人成长为革命干部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
  北京生物地学院
  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和地学学部联合创办的旨在为新中国培养生物学和地学方面人才的全日制大学,名誉院长为著名科学家竺可祯。当时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农业连年减产,形成全国性大饥荒。为了渡过难关,中央调整方针政策,大量精简机构,压缩城市人口。有的单位被“下马”、“下放”,数以千万计的城里人被强制下放农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生物地学院由于师生吃粮问题在北京无法解决,被责令下马迁出北京,辗转西安,陷于困境。适逢眉县县委书记冯世英在省上开会,得知此事,遂邀请生物地学院师生落户眉县齐家寨。这是眉县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当时随迁教职工60余人,学生200余人,均为大一新生。时代和政治注定了这所大学的命运。北京生物地学院在齐家寨维持不到一年,1962年7月被省上宣布强行解散。院长马秀山、副院长米秀山返回北京。教师中一部分留眉县进入眉县中学任教。如李夷、宋曙如、温冠治、林善西、赵景隆等多人,这些人为后来的眉县的高中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学生就地解散,一部分返回原籍,一部分下放农村插队,个别的插班在眉中高中班学习。“北京生物地学院”在齐镇虽然很短暂,但给这封闭落后的地方带来了一股都市新风。尽管大家都在饿肚子,但城里人特有的服饰、语言和气质,着实让齐家寨人开了眼界。
  (二)文化
  1.秦腔
  齐家寨人喜爱戏曲,以秦腔为主,也有山西蒲剧演出和河南豫剧演出。
  演唱和欣赏秦腔为关中人最喜爱的文化活动。秦腔演出活动一年四季不断,逢春节和过庙会必有秦腔演出。尤以华庆社的秦腔演出最为出名。华庆社(原为周至县举人张附翱以乐户王兰卿为主组成的家庭戏班,名“华庆班”,也称“张家班”)历史悠久,创建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为西路秦腔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陕西最早的秦腔班社。华庆班不仅在周至、户县、眉县以及省内一些地方演出,还曾随陕西盐商、木商到过江浙一带演出。当时关中名流学者如康海、王九思、张治通、胡蒙溪、何景明、马理、吕泾野等都曾观看。要知道明代时,陕西商人势力很大,生意覆盖各省,为全国第一商帮。华庆社也在陕西商人的扶持下演遍了大江南北。王兰卿是明代中叶最著名的秦腔女演员。华庆班在眉县齐家寨的演出每年都在四五次以上。华庆班经过两个多世纪的风雨,到了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因种种原因难以维持,不得不提出卖掉几百年来积累的“戏箱子”,但先决条件是“卖箱子不卖姓”,以使张家祖传家业不致中断。有一年华庆班在齐家寨演戏时,巧遇眉县第五村张书、张华兄弟二人成立的张家戏班,两家唱了对台戏。不打不相识,华庆班相中了第五村的张家戏。一是两家都姓张,都叫张家戏,能保证卖箱子不卖姓;二是张书、张华兄弟家底富足,有实力;三是第五村张家戏正处上升时期,如日中天,是西府第一大班子。经人说合,第五村张家戏买下了周至张家戏班的箱子,仍叫“华庆班”,老百姓习惯称“张家戏”。时光又过了100多年,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更名为“华庆社”,老百姓仍称其为“张家戏”。华庆社仍是在齐家寨演出最多的秦腔戏班。许多演员形象、演技深入人心,“粉丝”甚多,老少妇孺皆能详其事。有个姓袁的花旦演员,艺名“宝宝”,人称“袁班长”,扮相俊俏,演技娴熟,流眸顾盼,楚楚动人,以至于齐镇人形容女人漂亮或事情办得好时常说:“嫽得和宝宝一样。”这句话一直流传到现在,但大多数人不知其出处及真实含义。1949年眉县解放后,华庆社由县政府接管,与齐家寨戏班友谊社合并,成立了“眉县群众剧团”,常演的戏有50多本。1957年“眉县群众剧团”更名为“眉县人民剧团”,一直到现在。
  另有齐家寨友谊社也较为有名,为安锺元和吕民希所创办,演员多为齐家寨人。
  2.眉户剧
  眉户剧也是齐家寨人的所爱。眉户又称“郿鄠”或“迷糊”,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据说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于关中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眉户在关中分东西两路。东路眉户盛行于华阴县和华县。民间流传有“同州的梆子郃阳的线,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西路的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户县,并以“眉户”得名。眉户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仍保留地摊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戏,如《寡妇哭坟》《古城会》《皇姑出家》等,一唱到底,很少说白。另一种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剧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驹》等大型本戏,又有如《张良卖布》《两亲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戏,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选用自由。眉户的唱腔不同于秦腔的高昂激扬,而更委婉细腻,曲调十分丰富,仅新中国成立后收集整理的就达二三百个,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大调以唱悲情为主,如《老龙哭海》《罗江怨》《老五更》等;小调以唱喜剧为主,如《采花》《银红丝》《一串铃》等。眉户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辅之。
  3.皮影
  皮影在齐镇有很深的影响。
  据考证,皮影艺术起源于西汉时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和民国初年。这是一种集工艺美术与戏曲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加上设备轻便,唱腔多样而深受欢迎。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辈出。清及民初,更盛行官宦府第、豪门望族、乡绅财主都以能请名师刻制皮影、蓄置戏箱、养私家皮影戏班为荣。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庙会节庆、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请班子唱皮影戏,剧目与大戏班所差无几,不少班子也能连续唱上十天半月。齐家寨商人和财主有多少人家有私家皮影班子,没有记载,但皮影戏一直演到20世纪60年代初。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皮影及皮影戏被作为“封建余孽”彻底“扫灭”。
  4.木偶戏
  木偶戏是齐家寨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戏曲样式之一。
  据历史资料,我国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宋代的木偶戏从木偶制作到操纵表演技艺都已相当成熟。明清及民国初年,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种类和唱腔也日益增多,有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等五种。在眉县流行的以杖头木偶为主,也有少量的提线木偶;唱腔以秦腔为主,也有眉户、道情、弦板等关中地方小剧种唱腔。杖头木偶当地俗称“肘胡子”,提线木偶俗称“线胡子”。所演剧目多与秦腔大戏类同。逢年过节、办庙会请不起大戏班的,多请木偶剧团和皮影班子来唱。眉县木偶戏班在清末民初时不知有多少。到20世纪30—40年代,由于兵荒马乱加灾荒,木偶戏班已所剩无几。新中国成立后,仅存的几个木偶戏班合起来成立了眉县木偶剧团,经常在农村巡回演出。五六十年代,有个姓吴的团长,下巴长得特别短,主唱清旦,人们都叫他“没下巴”,很是有些知名度,男女老少都知道。受旧社会恶俗影响,那时人们对小戏艺人不够尊重,背地里不称姓名,而直呼其外号“没下巴”。木偶剧团的人也无可奈何。到现在,四五十年过去了,没有人记得木偶剧团团长姓啥叫啥,只记住了个“没下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木偶剧团被当成“四旧”给破掉了。改革开放后也没有恢复,在眉县,木偶和皮影都已绝迹。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