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蓝关古道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序二

2006(丙戌)年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中,我结识了蓝田致力于华胥文化研究的后学曾宏根先生。丁亥年在“2007中国·西安华胥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听了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曾宏根对华胥文化的发言,他才思敏捷、思辨清晰,让人耳目一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人各一方,他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2010年初夏,曾宏根通过文理学院王学民校长与西安市社会科学院朱利民教授给我送来由他撰写的《蓝关古道》约40万字的字稿,并嘱为之序,余甚感铭。曾宏根作为敏学后昆,多年来致力于地域文化的研究,佳作迭出,近年又摒弃一切浮躁之心态,以近花甲之岁,辛苦笔耕,将蓝关古道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化囊括于一册,以煌煌数十万字,文笔清丽隽永,实我省学界之一大幸事,余不惴冒昧为之序云。
  蓝田地毗西安,是包括周、秦、汉、唐四大盛朝在内的京畿之地;置县悠久,堪称历史名县。蓝田,是人类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百万年前,先民们便劳作栖息于这片沃土之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蓝田猿人”文化遗址。八千多年前,这里又生活过华夏始祖母华胥氏。肇启文明,瓜瓞绵绵。蓝田美玉驰名中外,蓝田厨师之乡名闻遐迩,蓝田山川钟灵毓秀,人文蔚兴。自古迄今,文人墨骚在此题咏礼赞,英豪志士于斯呼号呐喊者,代不乏人。
  蓝关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秦汉古道,地近关辅,横跨秦豫,风俗秦楚交融,物产南北并蓄。古道蜿蜒于秦岭东南腹地,林深菁密,关山重障,西出可控长安,东通直达宛襄,“升平为人物辐辏之地,危时为群雄角斗之所”,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古道旁的秦楚分界墙、武关、蓝关、峣关等胜塞又雄踞其中,给中国的战争史留下了许多壮丽、雄伟的篇章。同时,作为交通枢纽的蓝关古道,又成就古道,使之成为了文化古道、诗歌古道、名利之路、浮沉之路。历史上有许多墨人雅士慕名而来寻幽探胜,也有不少达官显贵、上京举子或为求取功名、或加官进爵、或遭贬外放、或遨游、或寓居、或路过,他们诗文传世、名垂千古,使南北文化在这里撞击、交融、积淀,给中国的文学史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
  蓝关古道又是沟通西北与东南的交通要道、通衢之地,许多地方为著名的水旱码头,经济社会相当发达。清代盛期仅“龙驹—镇康衢数里,巨室千家,鸡鸣有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舸联樯、千骑撞踵、熙熙攘攘”。仅清光绪年间“厘金”岁额高达15万两白银,居“全陕之冠”。
  曾宏根先生曾在蓝田县档案局担任过领导职务,此前后他又担任过蓝田县志编辑和组织史常务副主编等职务。他喜欢写作,功力不俗,得了历史人文档案资料的方便,还有他对生他养他的故乡的拳拳之心和炽烈情感。多年来他矢志不移地挖掘蓝田、关中、商洛这些地方悠久丰厚的地域文化遗产,同时作为鄂人后裔,他又钟情于这条贯通秦岭东西、地跨秦楚的蓝关古道。他搜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又八进商洛,东至襄樊,南到衡阳,逐一搜寻遗失于历史缝隙间的人文历史资料、流传于民间的口碑资料,几寻古道,追索求源,并逐一考证,终于使一部完整详实的有关蓝关古道的生动文字阐述浮出水面,可以说宏根先生功莫大焉。
  宏根先生将沉重的历史素材,用大文化大散文的笔法写出,纵横捭阖,大气磅礴,文笔流畅生动,又很朴实。他从形胜关中营造的八百里秦川与巍峨秦岭怀抱中的蓝关古道写起;从追溯历史的足迹,探索先民的雪爪鸿泥,到周代的兴起,楚人的开发;从秦、汉、唐、宋历史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古道风云、甲光烟尘到驿道支干的绵延春秋;从文人墨客的放纵情怀的吟唱,直到贬官谪宦的千古浩叹惆怅之作,还有书中的“爱情篇”、“史海钩沉篇”、“人物民俗篇”以及“附录”等,从历史到当代,从过去到现在,作者无不展现出一种历史的雄浑沧桑和博远情怀。你仿佛能够感受到书中那从古吹来的风,从历史飘来的雨,多元文化的气息穿透其中、浸透其中带来的乐趣。
  《蓝关古道》是作者曾宏根先生考究这条神秘古道的力作。古道曾经是一条勾勒拓展中国的地理版图,引导并延续着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观念,串联古老文明的重要纽带。然而这条古道给我们又留下了一个个难解之谜!古道上的战争之谜、兴亡之谜、线路之谜,都给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永久的悬案。还有那古道上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凄楚哀婉,有的惊心动魄,有的耐人寻味。两千多年来,这条比秦直道更悠久的历史古道,从一开始就和中华民族璀璨而悠久的历史永远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古道真正的历史价值与地位。
  宏根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又汲取各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钩沉发隐、旁搜远绍,穿越了历史时空隧道,让思想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搜捉到历史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揭开了一个个被历史尘封的存在,让人们了解到两千多年来发生在这条古道上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人物传奇,还有那些古老驿站所经历过的峥嵘岁月。他才思敏捷,既有考据的严密,又不失叙述的生动,使《蓝天古道》成为一部立体灵动壮怀而张合的历史文字。作为业余作家,宏根先生近年来佳作迭出,都是数十万字的作品,《蓝关古道》是他的第三部作品,功力不俗。作为晚学后昆,宏根年已不轻,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地安排着自己的业余时光。当他用心血和智慧,用不懈努力为我们奉献出他自己的扛鼎之作时,我理解了宏根对文学的痴迷,对蓝关古道的痴迷,是强烈的使命感,使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产生出非凡的耐心和毅力,产生出超常的痴心和干劲,最后还得靠手中的笔,淘出真知灼见,形成饱满而活泼的文字。现在醉心于文字的人不少,但像宏根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对文字执著的人还不多。宏根作为一个代表,更显得弥足珍贵。了解了宏根先生丰富的精神层面、严谨的学术态度、渊博的历史知识,我不禁对后学宏根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油然而产生出敬意来。
  《蓝关古道》是一部研究古道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揭开古道神秘面纱完整的文字阐述,这部集子的问世必将引起更多的文人学者探索古道的兴趣,使蓝关古道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人文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的一个极好去处,也将使古道文化成为三秦人民一份脍炙人口、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大餐。
  石兴邦(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
蓝关古道/曾宏根.-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