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蓝关古道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沧桑篇 古道探秘:雄险七盘坡


出青泥驿沿火烧寨东南行,进入坡底村。这里就是被王莽称为:“绕流之固南当荆楚”的七盘坡下的小村落。村子原有百十户人家,沿古道形成了狭长的一条小街。村民三五成群告知我们,这里过去很繁华,村中有很多店铺和酒店,从蓝关道上下的过客一般都要在这里用餐和小憩。村北头修有街楼,飞檐翘角,建筑非常奇特,上边用于瞭望,下边用于行人,可惜解放后“破四旧”和“文革”中被彻底毁坏。由于古道的废弃,现村庄显得格外冷落,几乎见不到外来人。由坡底村南行,登上崎岖的坡路,由此便结束了从京都长安至蓝田县城的一马平川之路,进入了蓝关古道上的入山的第一道险要去处——七盘坡。七盘岭亦名青泥岭。此处山峦叠嶂,岭路陡峭急转盘旋而上。当我们一行来到坡地村走,上七盘坡、七盘道,只见这里多年不用,至今已荒草侵径、落叶没足、十分荒凉。东边依坡弯弯曲曲的古道历历可辨,我们望着走着数着果然盘旋而上有七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盘坡。这个位于风门子以北、东去十二筝坡的古道,南行终为大山深壑。且有鸡头关、乱石岔、蒿平、风门子、窄坡关(即大小筝坡)等景点,地形十分复杂。“七盘十二筝,蓝田之险路”(杜佑·《通典》)是对这段险恶去处的真实写照。这段险路不仅车行不易,即是徒步也须五步一停,十步一歇,从唐代起就被行旅视之畏途。除山路崎岖、山大林深之外,此处亦是野兽出没之地。据《唐诗记事》卷七十中的记载,咸通四年(863年)进士,曾为泾阳令的诗人伊璠,竟然在蓝关为“猛兽搏而食之”。因此唐人留下了描写七盘路蓝关道的无数诗篇,诗中大多充满着忧虑惊悸与不安的心情。如重情重义的诗人杜甫,其弟杜观在安史之乱中,娶了一位蓝田籍的女子为妻,后于战乱中杜观逃到湖北当阳,在漳河边上得了一处新宅,回蓝田接取妻子,作为兄长的杜甫反复叮咛弟弟“楚塞难为路,蓝田莫滞留”,要快去快回,并约定回鄂后“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此年冬,杜甫得知弟弟杜观已接妻子回到江陵,他喜出望外,写下了《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寄诗相贺,其中一首云:
  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
  鸿雁影来连峡内,鹡鸰飞急到沙头。
  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
  朱绂即当随彩鹢,青春不假报黄牛。
  杜甫对其弟杜观的蓝田之行如此担心,实在是因为古时的蓝关古道地形险恶,道路崎岖,行人无不心悸胆摧,他们对古道险路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诗人白居易在《初出蓝田路作》诗作中也流露出人烦马躁十分忧虑的心情,其诗云:
  停骖向前路,路在青云里。苍苍县南道,险途从此始。
  绝顶急盘上,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坂,夕次蓝桥水。浔阳仅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
  七盘坡的石路宽约1—3米,似一条飘带伸向了秦岭深处。七盘坡确为雄险壮观,弯弯曲曲的古道,似斗折蛇行。这七盘八弯的漫漫路径,被当时修路的工匠将巨石凿成1—3米多宽、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小路。当时没有炸药,全靠人工打凿,至今回想这是一项多么艰难的工程啊!难怪被诗人孟郊戏称为“穷瞎张太祝”的著名诗人张籍,奉使离京南行,在行经蓝关道时也写下了《使至蓝溪驿寄太常王丞》诗:
  独上七盘去,峰峦转转稠。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筝头。
  水没荒桥路,鸦啼古驿楼。君今在城阙,肯见此中愁。
  七盘岭的险峻雄奇,在这些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淋漓尽致。
  唐后金代诗人王渥在《游蓝田》诗中云:
  甲申之秋月建成,我行商岭正若木。
  南山秀拔北山雄,剑戟森然对群玉。
  崎岖直过蓝田西,始见商山真面目。
  悟真峡口急中断,天来修眉画浓绿。
  此峡何年得此名,曾有金仙构华屋。
  西崖石室悬细水,万斛琼珠输辋曲。
  风门放眼望秦川,拢拢更嗟尘界跼。
  ……
  诗人张九龄遭李林甫所忌,被朝廷罢相,奉使南行,途经蓝田,写下了《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一诗,诗中所说的自玉山南行实际上是指经七盘、蓝桥、武关南行。诗云:
  峣武经陈迹,衡湘指故园。水闻南涧险,烟望北林繁。
  远霭千岩合,幽声百籁喧。阴泉夏犹冻,阳景昼方暾。
  懿此高深极,徒令梦想存。盛明期有报,长往复奚言。
  这首诗将七盘坡青泥岭上的高峰深壑、流泉飞瀑以及云深林莽的瑰丽景色都写得令人神往、入木三分。
  还有诗人吴融在遭贬之后,带着郁闷的心情写下的《登七盘岭》二首(此为诗人《南迁途中作七首》中的两首):
  之一
  才非贾傅亦迁官,五月驱羸上七盘。
  从此自知身计定,不能回首望长安。
  之二
  七盘岭上一长号,将谓青天鉴郁陶。
  近日青天都不鉴,七盘应是未高高。
蓝关古道/曾宏根.-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