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曲艺 > 西府道情

西府道情的历史渊源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

    西府道情是陕西道情之一,民间称“关西道情”(因宝鸡地处关中西部,亦称西府)。西府道情起源于唐代的道曲,道歌。道曲道歌是道士们在道观中向道徒宣传道教道义的一种说唱形式。西府宝鸡地区早期道教盛行,道观林立,诸如磻溪宫、金台观、南昌宫等等。金大定时期,道教全真派名流丘处机,游居宝鸡磻溪15年,创建了陇县龙门洞、千阳玉清万寿宫等道观。形成著名的道教龙门派。王重阳、张三丰等道教名家均在宝鸡留下足迹。李唐王朝灭亡之后,大批宫廷艺人和道士流落民间,在宝鸡地区民间传经布道,使原来以诵唱道经为内容,宣扬出世思想的法曲道情溶入了民间的生活内容。为了适应广大百姓的接受能力,将说道渐渐演化为具有说和唱紧密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道情,并不断创作了丰富的道情唱词。题材多为神仙造化,修贤观善、神化故事等。明朝以后,随着地方戏曲的发展,诵唱道情在民间的演出中不断吸收营养,丰富自己,逐步从诵经到唱词发展为独立而较完整的道情戏。所谓“一经二词、三道情”,真实地反映了道情戏发展衍变的各个不同阶段。西府道情早期以座唱形式演唱,后来发展为广场戏或很简单的小戏在晚会中演出,也有以皮影的形式上演。主要班社有眉县下河寨道情班,岐山蒲村进香会道情班,麦禾营道情班,八家村道情班,陈仓区姜马道情班。

    在清末民初,西府道情达到了其最兴盛的时期,演出剧目丰富多样,有取材于道教“十渡船”故事的升仙道化戏;有取材于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的修贤劝善戏;有神话故事戏,有历史故事戏和民间故事戏。

    民国十八年到民国二十一年,关中地区连年年馑,道情班个别成员以卖艺求生,才使得道情幸免失传。1955年姜马道情班参加了陕西省民间艺术戏剧调演荣获演出一等奖,受到各界好评。1984年参加了宝鸡市文艺调演,并为市上作了专场演出。2005年参加宝鸡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民间文化夜市活动,得到文艺界领导的赞赏和广大群众好评。下河寨道情班班主王天旭参加了宝鸡市第一次文代会,1982年道情班参加了宝鸡市艺术节,荣获最佳演出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道情在许多地方已经绝迹,迄今为止,只有宝鸡陈仓区的姜马村和眉县下河寨村的道情班还有一班人员在民间活动。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