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白云山庙会

白云山庙会的传承谱系

佳县人民政府

    白云山自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建观以来,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期间风云变化,岁月沧桑,涌现出许多道教名人,他们或四处筹资,兴修庙宇,或不辞劳苦,外出求经,或苦练笙管,勤诵经韵,或治病济民,积德行善。自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全真道龙门派第六代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义来白云山住持道教事务、招徒授艺,宏扬道法以来,师传徒,徒再徒,已历18代,240余道众。全真道龙门派拟定了一首五言诗共计100字作为本教派传承的排辈用字:

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復本  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未修正仁义  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  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亲

 

    道士代表:

    张真义:全真道龙门派第六代道士,白云观第一代道士,明万历三十六年与王真寿等人持陕西布政使司贴从北京白云观来白云山住持道教事务,传授经文教义。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亲自去北京领回神宗皇帝御赐《道藏》4726卷,并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参与建成藏经阁,将《道藏》妥为珍藏。

    李守鹄:明清著名道士,白云观第三代道人。明崇祯年间(1628——1644),赴山西募化得松苗三百余株,栽植于白云山。清顺治六年(1649)兵变中,御赐《道藏》遗落数十卷,李守鹄携同几名县学生员赴山西汾西顶石盘山抄经月余,补齐空缺,后又请奉直大夫、内翰林秘书院侍读、纂修明史副总载汾阳朱之俊撰写碑书,勒石以记。

    张復礼:清代道光年间(19世纪)道士,白云观第九代道士,一生重视道教经典的研究和收藏,他云游各地,抄录回大量内容广泛的经书,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和流传,他还发明了用白布裱成帛,楷书抄录,一字不苟,装订成册。可惜这些凝结他心血的抄本于1946年毁于战乱。

    牛合友:道光年间正道司。白云观第十一代道士。道学精深,严于律己,并能严格要求道人遵守教规,弘扬教义,创白云观道教全盛时期,道光十一年(1831)主持重修真武大殿。

    赵教盛:清代,白云观第十二代道士。九岁入道,曾任葭洲道正司。光绪、宣统年间,主持修茸真武大殿、三清殿、钟鼓楼、乐楼、真人洞、山门、神路等。光绪二十八年,(1902)筹资增设狮像盘座石旗杆一对,立于鬼王堂院门前。

    乔至博:清代光绪年间(1920世纪)道士,白云观第十六代道士。擅长吹奏管子,他一改先辈传统的吹奏技法和习惯,开创了加调演奏先例,大大提高了道教音乐演奏水平,后因陕北灾荒,道观冷落,谋生艰难,遂于魁星阁路口旁拜别白云山,向西云游,不知所终。

    马至法:(19151917)白云观第十六代道士。道教著名管子演奏家,他吹奏管子节奏明快,发音高亢,行腔华丽,自成一派,1955年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调演,荣获个人演奏一等奖。

    康至功(19181995)白云观第十六代道士,9岁入道,精通道教音乐、舞蹈、焰火、剪纸,尤善吹笙。1955年率白云观笙管乐队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调演大会,荣获集体一等奖。1993年,被中国道教协会评为爱国爱教先进工作者,与张明贵道长等一起捐款印制经书,为拯救道教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先后为修黄河大桥和新建元辰殿分别捐款数千元。自己买砖铺设了东岳大殿、碧霞宫和关帝庙院。临终前,嘱咐张明贵道长:“我走后,你一定要把白云山道教的事办好!

    张明贵:(1931)白云观第十五代道士,道号希仙子。现任中国道协理事,陕西省道协副会长,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地区道协会长,白云山道教管理委员会主任。十一岁拜张元桐为师,专心学道,从小博闻强记,聪明过人,苦练若干年后,吹、打、写、念、做、样样精通,成为白云山道观的名道士。1957年,以混元教为首的“反动会道门”在白云山形成一定势力,在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情况下,26岁的张明贵怀揣神宗当年给白云观的圣旨,远上北京会见时任中国道教协会的会长岳崇岱,岳会长非常赞赏他这种为维护道教利益单枪匹马、远上北京的胆识和勇气,并给予他大力的支持。邪不压正,在张明贵的努力下,道教终于在白云山站稳了脚跟。1957年,又与曹明堂、屈元恩等人各捐银元300块,彩绘了五祖、七真等庙,1999年,修元辰殿时个人捐款6000元,从1980年主持道教事务以来,茸修道观、培训学员、抢救整理道教资料等,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光荣出席了中国道教学会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6年,应英国道教协会邀请,赴英国伦敦、苏格兰、爱丁堡、伯明翰等地讲学余月,开展道教文化国际交流活动。此期间分别受到伦敦市市长、爱丁堡市市长的友好接见,当时英国《独立人报》称他为“东方神仙”。现在他76岁高龄,仍在举办学习班,不知疲倦地传授道教科仪和道教音乐,为白云山道教的传承做着不懈的努力。

 

道士传承谱系表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传承方式

第一代

王真义

不详

师传

第一代

张真寿

不详

师传

第二代

赵常清

不详

师传

第三代

李守鹄

不详

师传

第四代

苗太稔

不详

师传

第四代

张太成

不详

师传

第五代

刘清秀

不详

师传

第六代

李一守

不详

师传

第六代

张一恒

不详

师传

第七代

屈阳林

不详

师传

第八代

高来照

不详

师传

第八代

贺来景

不详

师传

第九代

高復仲

不详

师传

第九代

高復礼

不详

师传

第十代

王本光

不详

师传

第十代

乔本木

不详

师传

第十一代

牛合有

不详

师传

第十二代

李教成

不详

师传

第十二代

任教芝

不详

师传

第十三代

高永安

不详

师传

第十三代

白永厚

1872

师传

第十三代

刘永喜

不详

师传

第十四代

申园亨

不详

师传

第十四代

屈园恩

不详

师传

第十五代

曹明礼

不详

师传

第十五代

曹明星

不详

师传

第十五代

张明贵

1931——

师传

第十六代

康至功

1918—1995

师传

第十六代

马至发

1915—1971

师传

第十七代

张理孝

1944

师传

第十八代

高如宗

1961

师传

会别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头会

第一代

刘向乾

不详

第二代

刘文化

不详

第三代

刘天元

不详

第四代

刘光平

不详

二会

第一代

孙满俊

不详

第二代

高宝金

不详

第三代

燕如滨

不详

第四代

马万秀

不详

第五代

马进前

不详

第六代

雷丰发

不详

榆林会

第一代

 

不详

第二代

杜嘉种

不详

第三代

曹恒堂

不详

第四代

刘宝财

不详

第五代

张国庆

不详

六会

第一代

屈殿富

不详

第二代

王秉孝

不详

第三代

聂树荣

不详

第三代

鲁耀曾

1920

第三代

姚子和

19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