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延安黄帝陵祭典

黄帝陵风水考察

《天津家庭报》1998年6月12日

   丁丑年清明节前夕,在堪舆研究会成员陕西孙俊斌老师和当地领导陪同下,专程拜谒黄帝陵,同时对“天下第一陵”进行了风水考察。

   黄帝乃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有“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即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也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于陕北黄土高原,在位100年,寿111岁,历经52战,天下方定,被咸尊天子,成为华夏第一帝——轩辕黄帝。毕生为开拓人类文明而尽瘁。我国早期的农业、牧业、交通、建筑、服饰、文字、音律、医药、指南针等发明创造,亦始于黄帝时代。对各原始部落的统一,文明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树立了卓著的功德。被历代尊为元祖、始祖、初祖、华祖。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即以黄帝纪元为开端。历代帝王和近代名人以及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曾来此拜谒黄帝陵。

   黄帝似为“特异功能”人。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帝王世纪》载云:“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黄帝于农历九月九日而逝,葬于黄陵县的桥山。

   桥山,山势纵拱,从山脊观望,山下的沮水河如玉带而过,似穿山而行、山脊若桥,故名桥山。沮水河源自西北子午岭的沮源关,绕陵而过向东南,注入洛河。沮水河自西向东三面绕金城而过,形似玉带。桥山地面总面积382公顷,参天的古柏有8.2万株,树龄均在千年以上。其中一株“黄帝手植柏”,七人难合围,柏龄记载有五千年。黄帝陵即深藏于古柏之中。

   黄带陵丘,芳草萋萋,地高程海拔944米,恰如龙首吐舌之地。在龙首之上,有奇特二柏,枝叶全无,似古木化石,却生机盎然,恰似龙角一对。

   黄帝陵地势,东、西、北三面高耸,南方低阔,周围众山拱揖,三面沮水环抱。南北呈轴,东西对称,山山把头回,水流S形,恰似太极图。而水北的黄帝陵与水南的印台山又恰似两个鱼眼。黄帝陵居水北为阳,符合帝王崇九崇阳之格局。堪为华夏地貌风水格局的一绝!妙境天成。黄陵胜境,紫气蒸腾,负阴而抱阳,太极而居中。谓为“天下之中部”(黄陵县旧称中部县)。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中,黄土为五行之尊,以土德王,得土德之瑞,而号黄帝。中华始祖,以黄为尊荣,为基本。黄,晃也,象日光色。此地为黄土地,天为“黄天在上”,人为黄种人,吃黄米饭,喝黄泥水。黄河为母亲河,黄土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五色土:东青,西白,北黑,南赤,中黄,五地之分已定矣。

   从风水格局上分析,桥山之脉属于中国风水山系干龙的昆仑山系。桥山来龙4.9公里(清·充纳《谒轩辕庙》诗句:衮冕桥陵万古存,灵根地脉接昆仑),桥山北有太平山、盘龙岗为背靠,东有凤凰山,形似凤,西有玉仙山,形似龟,南部隔河相望有印台山、南城塔、南山相朝案。整体形象似卧虎。虎的前肢呈120度角平分拱抱沮水护桥山。整体观测,陵置于阳鱼之眼,印台山占据阴鱼之眼,形成风水轴线,南偏东32度,轴线可延至远处的长寿山。

   陵之四周山,象形寓意,由北而来的昆仑山系的桥山居中而高耸。状似盆心覆一碗,花心之一芯,得穴也。

   用随身所带电话手机测之,可见到一进入陵园,讯号显示立刻加强,这是在众山之中所稀见的现象。由环境目测可见,周围各山,尽是黄土秃山,唯有围合的桥山郁郁葱葱,一片青绿。环境之幽雅,气势之壮美,意蕴之精秀,实为天下罕见。既蕴含太极两仪,又有四象;既有五行,又有风水格局。如同有形而无字之图碑,又恰似只有卦画有易卦,昭示华夏子孙,风水理论早已形成,至少在这黄土地上存在5000年了。原来认为风水理论始自汉晋,仅存2000年的历史,现在观之,是错误的。当再推前3000年。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