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延安黄帝陵祭典

黄帝陵祭典的基本内容(图)

黄陵县文体事业局

 

 

 

    古代中国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仪·郊特》),因而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祀,黄帝去世后,对黄帝的祭祀又逐渐显现出一种新的迹象,黄帝不但作为华夏族的始祖,还赢得其它部族的崇敬。

    随着历史的演变,黄帝陵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国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大致可分为公(官)祭,民祭两种形式。 

    公祭: 

    远古对于祖先的祭祀主要是郊、祖、宗三大类,所谓郊,就是在祭祀上帝的时候同时还祭祀祖先。黄帝崩,当时人们自然要根据传统习惯祭祀黄帝。据马骕《绎史》引证《竹书纪年》及《博物志》:“黄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对象和内容都是互不统属的。《左传》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所以黄帝的祭典也可能在本族内部流行了相当长的时期,在当时祭祀始祖的禘礼中,黄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两汉至清未时期,黄帝祭典开始成为定制,只有个别细节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大致有三类内容。
    其一是作为天帝之一在郊祭天地的大典中得到附祭。
    其二是作为历代帝王之一在历代帝王庙中被祭祀。
    其三是作为帝王陵寝之一的黄帝陵受到祭祀。

    作为始祖的黄帝祭祀据《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和夏后氏都将黄帝视为自己的始祖加以祭祀。在古代,祭祀始祖的具体礼仪可分两类:一是在祭天之礼中配祭始祖;二是在宗庙举行的禘袷之礼和时享之礼中加以祭祀。祭天之配祭礼仪,它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程序:
    其一、斋戒。
    其二、陈设。安置黄帝神主于上帝神主之左,在黄帝神主前,也陈牛、羊、豕三牲及其他祭器。准备相应祭品。
    其三、祭日晨。礼官请上帝神主至神坛时,也请黄帝神主。皇帝就祭坛。皇帝是上帝神、黄帝神主前上香,请神降临。并奠玉帛、进俎。
    其四、皇帝及众官俱跪读祝文,读祭文毕,皇帝再向上帝神和黄帝献爵。
    其五、行亚献礼。
    其六、行终献礼。
    其七、饮受福胙,撤馔。
    其八、送神,望燎。

    黄帝作为始祖被祭祀,最重要的祭地就是祖庙。后世一般把陕西黄陵县的黄帝庙视为黄帝祖庙,从唐代宗大历七年以至后来的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多次对黄帝庙进行了整修、修葺。

    祭文:唐代《开元礼》规定,皇帝在向上帝(包括五方帝)恭读祭文:维某年多次目朔日,用致火香祀于皇天上帝,优惟庆流长发,德冠思文,对越昭升,永言配命,谨以制帛牺齐,粢盛庶品,式陈明荐,侑神作主、尚享。作为天帝之一的黄帝祭祀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和发展,出现了六天说,而黄帝作为五方帝之一,在郊天之礼中得到附祭,有时还得到特祭。在天帝祭典中与黄帝之祭有较多关系的有圜丘祭天和“五郊”。

    (1)圜丘祭天。一般是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象征天圆之形,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

    在早期圜丘郊天仪式中,黄帝处于昊天上帝之下的二陔西南未地。它的地位比较显赫,在供奉祭品上,黄帝与天(地)、始祖各供一犊是: 共设酒尊三于殿之东南西向。用祝一 设于神之右。初献毕读祝,余礼如旧。祝文曰:皇帝敬遣某官致祭于口口,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报,特祀以春秋,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享(《明会典》)。

    黄帝作为历代帝王之一在中央的三皇五帝庙中得到祭祀,其祭时一般是春、秋两次祭祀。可以断定,在唐玄宗天宝六年,即已有比较固定的祭礼、祭器规定,而这些规定一直延续到清代,只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中国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列强的侵略面前,为了救亡图存,有识之士大声呼唤改革中国社会。在这种民族、民主思潮的激荡之下,原有的种种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国家的象征决非一姓之私,它应该是全体国民共同认可的精神领袖,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核心。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这种象征,他们认为黄帝就是中国民族的“始祖公公”。黄帝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石:第一是黄帝创始了中国政治的民本精神,黄帝一心一意为民众谋利益,与民甘苦与共,急民之所急。据说他曾经在巾几上写有铭文:“予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至夕”(《黄帝巾几铭》)。   

    正因为他把民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有他的时代极其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同时,黄帝的民本政治思想还影响到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第二是黄帝创始了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黄帝奠定了中华民族在独立自尊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它既信仰本族文化的生命力,又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第三是黄帝创始了中国学术的经世精神。在黄帝时代,宗教、学术与政治融为一体,没有哪一种学术不是从实践中来,也没有离开实践的学术,正因为黄帝时代的学术重在经世,乃有黄帝时代实证性的学术成果。

    民祭:

    民国年间祭黄帝陵的仪式,据吴致勋(湖南湘潭人,民国31年为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秘书)《谒陵恭纪》记载:首先是祭陵场所的布置:陵前搭一棚为临时祭亭,棚中置一桌,陈设酒礼、果品、祭菜(十碗)、杯箸、香炉、烛台、面花(十余件,式样颜色,颇著匠心)、花圈(两个)。谒陵程序为:
    (1)全体肃立
    (2)奏乐(军乐队奏哀乐)
    (3)主祭者就位
    (4)参祭者就位
    (5)上香
    (6)献爵
    (7)献花
    (8)恭读祭文
    (9)各界代表就位
    (10)击鼓鸣钟
    (11)奏古乐
    (12)祭奠(敬献花篮、花圈,群众代表敬献三牲祭品,上香,烧纸,奠酒等)
    (13)行三鞠躬礼
    (14)恭读祭文
    (15)鸣放鞭炮、绕陵一周(由鼓乐队前导,主祭、陪祭人依次绕行)
    (16)祭陵留影
    (17)植纪念树

    民祭活动除保持了公祭活动中的一些内容外,更突出了民间性,增加了鼓乐队、唢呐队、仪仗队、三牲队。在祭陵仪式里还增加了新的内容。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