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文学 >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的保护计划

长安区文化体育广播教育局

    一、主要保护内容
    1、保护、挖掘正月十七、七月七庙会习俗,打造、光大中国传统七夕节,进一步促进牛郎织女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
    2、保护庙会祭祀仪式。
    3、保护发展传承人。
    4、保护牛郎织女石刻传承载体。
    5、配合昆明池恢复工作,修旧如旧,恢复观花楼、鹊桥等文化遗址。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成立了西安市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区长杨立为组长,常务副区长汪文展、副区长孙杏娟、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冯西安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社文科;
    2、组织召开了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及研讨会;
    3、区、乡、村已建立了三级保护网络;
    4、制定了保护工作五年、十年规划;
    5、对现有传承人进行了摸底登记;
    6、征地500亩,修通了长达2公里的公路,绿化环境50亩;
    7、彩绘了门楼、五间大殿和菩萨殿。

    三、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  成立牛郎织女历史文化研究会。举行“双七夕”庙会活动,及时宣传报道研究成果。1、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完成立项工作。2、申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7年  1、举行庙会活动,保护七夕文化举办赛巧会。2、征地500亩,保护石婆庙及周围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环境。修路2公里,完成征地500亩工作,举行庙会活动。
    2008年  初步完成石婆庙会及七夕传说的挖掘、整理工作,成立庙会理事会。1、整理成册;2、举办庙会理事会,成立大会。
    2009年  完成石婆庙初步文化遗迹恢复工作,扩大、确立传承人,原生态规范祭祀仪式。投资30万元做好各项工作。
    2010年  制定具体方案,打造七夕民族文化节,举行大型正月和七夕庙会活动。扩大影响和宣传,形成文化品牌。

    四、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市区两级政府给予必要的重视、引导和资金支持,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由区政府牵头建立以文化部文为主组成的专门日常管理保护机构,负责监督、指导、保护和挖掘工作。成立石婆庙会理事会,开展传习活动。
    2、利用西安科教文化智力资源优势,成立“牛郎织女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适时专题研讨论证会,编纂、出版研究成果,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挖掘、升华其文化内涵。重点是建档、保存工作,以及历史文化环境保护。
    3、每年举办大型正月和七夕庙会,挖掘七巧文化,打响民族文化品牌,做到自觉保护原生态文化。
    4、利用各种媒体搞好宣传,让人们知道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形成全社会自觉参与的保护意识,推动七夕文化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五、建立机制 
    1、成立西安市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西安市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起区、乡(街办)、村三级保护网络。
    2、是以区文化馆、乡镇、街办文化站为骨干力量,常年组织专门人员和队伍,采取现代科技术,对上述三项保护项目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原生态入馆、站保护。
    3、是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上级拨一点,政府筹一点,社会集一点的办法,解决上述恢复项目建设所需资金。
    4、是加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类宣传活动,宣传保护知识,使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六、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斗门南沣村石婆庙会及“七夕”传说计需经费2100万元。
    1、搜集、整理、挖掘祭祀仪式,整理成册,及宣传保护经费约需40万元。
    2、对民间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每年约需10万元。
    3、配合国家昆明池恢复工程,修建看花楼、鹊桥征地及建设费用约2000万元。
    4、每年正月十七、“七夕”组织举办大型庙会活动,经费约需20万元。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