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宝鸡千阳八打棍

千阳八打棍的保护计划

千阳县文教局

    建国后,千阳县文化馆.龙槐塬村投入数万元资金,组建演出队进行了排练。1982年至今,又零星投入资金数万元组织专业人员对该民间舞蹈进行了资料方面的部分挖掘、收集、整理、抢救工作,并多次组队参加了宝鸡市艺术节,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宝鸡市农民运动会以及中央、省市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演出活动。2005年,千阳县人民政府决定,今后陆续投资20万元,用于抢救工作,2005年已投资6000元。

    一、主要保护内容
    1、表演形式及动作套路:八打棍这种以民间拳术器械对打和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民间舞蹈表演中比较罕见,应保护其表演形式、程式、场记、音乐、服饰等,对舞蹈中的转身绕棍、交叉打棍、档顶棍、护膀棍、挡腿棍、扫堂棍、磕棍等套路动作及所展现的民俗风格特征都应作为保护的主要内容。
    2、调查资料:对八打棍进行深入调查,录音、录像、记谱,挖掘传承、沿革、民俗特征等,对相关资料妥善保护是继承、研究、保护的基础。
    3、艺人:八打棍现存艺人有的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有的忙于生活,无时间和精力从事表演活动,需要对他们从生活上进行救助,使他们有能力培养传承人。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5年,县政府将该项目列入文化工作重点项目,并责成县文化教育局制定了抢救保护工作五年规划。
    2、2005年成立了千阳县抢救八打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文教局长王志忠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局长和文化馆长担任。
    3、2005年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馆)向市文化局申报了《陕西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民间舞蹈<八打棍>的列项报告》。
    4、寇家河乡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十年保护目标 
    挖掘整理资料.提高表演形式,成立演出队伍,培训人员,形成专业演出队与业余演出队竞演局面,成为文化支柱产业。

    四、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  继续普查整理充实提高有关资料,初建队伍,录制一个专题片。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字资料,拍摄一套影像资料。
    2007年  翔实论证其价值和特征,成立专业演出队伍,培训人员。建立专业演出队,培训20余名艺人。
    2008年  编印一本八打棍专业资料书 ,在职业学校开设专业培训班,力争在全县巡回演出;建立长期培训班,形成专业演出队、业余演出队竞演该舞蹈的局面。
    2009-2010年  发挥文化馆作用,研究创新,提高艺术价值;专业演出队在市省庆典活动中演出,成为千阳民间艺术的代表。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键全以专家为顾问,主管领导负责的保护领导小组(已成立)。
    2、以文化馆专业人员为骨干,组建普查工作队深入采访调研。(已进入工作)
    3、以寇家河乡文化站为中心,建立八打棍培训班。(已开始报名)
    4、以龙槐塬村艺人为主,组建县八打棍演出队,常年排练开发该舞蹈。(已开始排练)
    5、继续在电视、报纸、网络上宣传介绍八打棍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招商引资。
    6、县、乡力争筹集2万元的保护经费。

    六、建立机制 
    在五年保护规划中,力争建立县、乡两级政府在抢救全过程中的领导负责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专家、新老艺人交替互补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和推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实体的艺术市场运营机制。

    七、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逐级呈报市、省和文化部,力争得到确认,预算调研差旅费及资料费5万元;
    录音、录象、出版、专家论证、建档等保护、保存,研究资料费15万元;
    组建培训班,购置培训设施,印制培训教材,租赁培训场地,进行人员培训等20万元。
    购置道具、乐器、音响、灯光、服装等费用20万元;
    50岁以上艺人(6人)保护补助费(10年),25万元。
    其中自筹资金5万元,申报省市拨款80万元,共计85万元。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