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舞蹈 > 小场子

小场子的历史渊源

汉滨区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局

    小场子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和安康其它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一样的演变过程,即唱民歌—打围鼓(赛唱)——小场子、地蹦子(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如八岔戏)。安康本是民歌之乡,妇孺皆能吟唱“赛家什”(即打击乐比赛),“打围鼓”(有敲击有歌唱的艺术活动形式),古已有之,常常一“闹”就是几个通宵,这种艺术活动形式至今仍在安康两山地区流传。恒口居民主要由明清以来的移民组成,尤其是清乾隆中期(1773年—1774年)两湖移民大量涌入,促成了恒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当时这里“……月河潆洄于其中,川土沃美水利最盛,于谷宜稻宜梁亦宜麦黍,岁收倍它乡,水经柱黄壤沃衍者也。士人亦好礼敦诗书,故世家旧族麋集鳞次,县学生员约得十八盖,彬彬然有诗礼风......”(《安康县志》卷九.建置第二上)。与此同时,恒口会馆庙会文化繁盛,建于此时的会馆庙宇有十五座之多,且其中九个都建有乐楼,会馆、庵观、寺院活动四季不断,民俗、节庆活动需求巨大,正是相对繁荣的经济和旺盛的文化需求及南北文化的交融,为小场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条件。于是,在“打围鼓”的基础上跳了起来,舞了起来,唱起了故事,演起了人物,扮妆上了八仙桌,形成了今日独特的小场子。

    小场子一经形成,到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已趋成熟,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达到鼎盛。据调查,当时恒口、五里一带各种演出班社近30个,其中多数班社兼演小场子,盛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其后因屡遭天灾兵祸,城乡百业凋蔽,小场子也随之衰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是小场子空前兴盛的年代,艺人们在政治经济上彻底翻了身,艺术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有关部门派出了文艺工作者帮助艺人们进行加工整理并搬上了舞台。1954年,小场子艺人张广明、李志连配对参加了安康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获得了二等奖,同年,张、李二人代表陕西省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并荣膺奖章。1954年底,中央民族学院将李志连接进北京,教唱小调和草帽花,为时半年之久。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小场子在艺术和内容上得到了很大提高,也使小场子的影响更加广泛,后来由于极左路线干扰和社会动荡,小场子也就一蹶不振了。上世纪80年代“民舞集成”期间,上下齐心,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对小场子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老艺人也倾囊相授。小场子集成选进了省和国家卷。十多年来,汉滨区一方面尽力扶持民间仅存的5—6对组合,尽可能地给予演出和活动机会,使之能保存延续下来;另一方面,专业文艺工作者将小场子经过改造反复加工锤炼,使小场子成为精品节目,久演不衰,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汉滨区正在积极筹备出版小场子全部资料使其得以长久流传。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