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美术 > 延川布堆画

延川布堆画的历史渊源

延川县文化文物馆

    布堆画,原名又称拨花、撂花、布贴画,流传历史悠久, 是延川民间艺术中的珍品。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由妇女们给孩子衣服打补丁演变而来。小孩子从会爬开始到学习走路阶段,裤子的膝盖、衫子的肘头最容易磨破,需要打补丁,一些心灵手巧,爱好美观整洁的妇女,对补洞生出一种新思路,即居洞口大小将补丁剪成适宜装饰的种种图形,选择宜于打配的各色布,缝缀上去,获得一举两得之效。这种做法,不断自发传播,并由此得到启发,扩大了应用范围,逐渐应用于衣肩、衣兜、披肩、鞋头、裤脚,形成了一种装饰新招数,于是不再局限于补破洞,而且图案花样也有出新。巧妇婆姨们不仅利用彩色碎布头给孩子做老虎帽、老虎枕头、狮子鞋、裹肚,而且选用色彩艳丽的布头来设计吉祥喜庆的图案,给结婚的新郎新娘做枕头顶,用《鱼戏莲花》、《麒麟送子》、《莲年贵子》、《石榴结子》、《胖娃娃》等表示喜庆,蕴藏着夫妻恩爱,生育称心之意;也有做成《孙悟空》、《小老虎》、《小狗》当作礼物送人,表示友谊和庆贺。这就是最初朦胧的布堆画。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传统的文化熏陶下,妇女对美的认识领域进一步拓宽,竭力构思他们崇尚生殖繁衍、神灵保佑、吉祥如意的图画,揭示人类产生、生存以及发展变化的奥秘。80年代初,本县文化馆干部冯山云率先搜集、整理研究民间广为流传的布堆画艺术,在此基础上立于求创新,使这朵生根民间、隐居野外的珍异奇葩,大放光彩,引人注目。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