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传统戏剧 > 周至皮影戏

周至皮影戏的历史渊源

周至县文化馆

    《周至皮影》源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4年)皮影戏班由弦板腔老艺人刘麻子创办,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刘麻子,礼泉县人,1909年领皮影戏班,年老后由弟子侯三(上孟家村人)领班继续演唱。弦板腔主要盛行于陕西西部地区。其剧目非常丰富,现存的手抄本就有二百四十多本。其唱腔特点:爽朗明快,热烈亢进,有着西北人开朗奔放的乐观豪迈气质。皮影造型形体较大(影人身高17寸)影人多通天鼻,图案花纹简明大方、制作技巧较为粗放,色彩富丽堂皇。

    解放后(1956年)正式成立“民间剧社”,主要从事民间艺术的表演。侯三老艺人的演技堪称一绝。他演唱的弦板腔功力深厚,嗓音宏亮、浑厚,人称“金嗓子”他耍签灵活,刀光剑影,真杀实砍,镫里藏身,出神入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那时的皮影戏台多搭于木马车箱内、四角缚棍,围席苫顶,台口用白布做屏幕。有一段顺口溜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八长七短(木料),五条粗绳一挽,四页席一卷,九页大板,掀一个大车,拿一个镢头不用你管(演员自己搭台)。

    1960年,西欢乐皮影曾一度瘫痪,后来在司鼓马志超的积极倡导下,皮影班又重新组建起来,并经朱家查老艺人杜三在西北地区与新老艺人同台演出,相互借鉴、交流,演技得到了很大提高,皮影班在侯三老艺人领导下演出正常。侯三老艺人在临终前,把文革消毁后仅存的五十多个剧本,奉献给皮影戏班,并传承给杜三继续领班。数年后,杜三传承给马效远领班。

    1985年周至皮影被镇政府收编,“广济镇文化站皮影团”团长朱彦斌,艺传二代,从事皮影艺术四十余载,在当地享有名气,人称“周至皮影人”皮影团正式命名为“周至皮影”。经过漫长的风风雨雨,历尽艰辛,他们保留了这一民间艺术,且愈演愈红火。该团现有演职人员十名,能表演100多个剧目,其现代戏《林海雪原》《血泪仇》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了适应现代文化发展趋势,卡通、  动画等四五个新剧目正在紧张的筹备中。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