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传统手工技艺 > 富平宫里石刻技艺

宫里石刻技艺的项目简介

富平县文化馆

    宫里石刻的发端可追朔至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时已具相当高的水平。汉末和魏晋时,又有了很大发展。隋唐时代,京城宫苑的建筑装饰,名人骚客的书画刻制,帝王将相的棺椁石碑碣,又刺激宫里石刻大兴。元代中期,富平出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石匠名叫赵信,曾带200多名石匠进京做活,留下大量名胜业迹。明清以来,宫里石刻走向民间,于是石碑楼、石屏风、石碑、拴马桩、柱顶石、供桌、香炉、石羊、石马等等,真乃石用化了。到民国初年,出现了石刻精品,在石刻界留下高名。

    宫里石刻首先当属石料驰名。其石质细纯,色泽墨青,清脆悦耳,被称为墨玉。再是工艺精湛,纯属手工,世代石匠都有“拿手活”和“绝活”,传承过程中往往“留有一手”。石匠学艺全凭悟性,图精学艺,不露声色。因而工艺无文字记载,只知工艺的三大类形是线雕、浮雕和圆雕。

    凤凰山南麓的南陵、北陵、桥北、三凤、凤西、涧头等10多个村子,世代相传着石刻工艺,许多户为石刻世家。但是,宫里石刻的传承谱系却在清光绪年间方见端倪。王家村的仇智林、南陵村的刘生荣、南陵赵堡的赵智奇、刘来富、杨家林为宫里石刻的“五虎上将”,也是各俱技艺特色的五大谱系,均颇具成就。

    宫里石刻工艺表现在生产和生活用具上,具有美观、大方、结实的特点。如门墩、柱顶、拴马桩、碾子、碌碡、石槽、臼窝等等,各有造形和图案,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表现在陵墓、桥梁、牌楼、碑碣、造像等专有技术上,具有精湛、逼真、传神的特点,气势恢宏,世代称奇。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