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传统手工技艺 > 传统杆秤制作技艺

传统杆秤制作手艺的历史渊源

陕西省非物质丈化遗产研究会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我国流传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汉中手工杆秤制作工艺,是在7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下,由汉水与长江交汇口工商重镇武汉传来的。武汉三镇在近代中国以工商经济及交通运输颇称发达,手工制秤业素有规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铁蹄蹂躏我东部大片国土,北平、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相继失陷。随着沦陷区难民纷纷往相对安全的西部省份逃难,负有盛名的武汉“福泰”记制秤技师多数逃至陕西。当时国民政府将各种机构及高等院校西迁,汉中作为抗战大后方,商业经济与文化教育得以迅速繁荣。武汉“福泰”记的师傅们逃到汉中后就近利用秦巴山地原材料及市场重整旧业,汉中与西安成为陕西境内两大衡器产区。“福泰”记名匠张兆金,早年在湖北学成精湛的制秤手艺,1939年在汉中开业。同年,14岁的刘德福逃避国民党抓兵从城固县逃到汉中,机缘巧合结织了张兆金,并拜张兆金为师、跟随学习制秆手艺,学成后与师傅一同经营衡器店。50年代以后汉中制秤业随着各项“运动”几起几伏、备受折腾,张兆金、刘德福师徒作为主要技术骨干一直在业内坚持工作;其间多有创新,独立发明出相对方便、灵敏的10公斤案秤;1972年还曾去西安学习250公斤磅秤的做法,并于1977年研制成功。张兆金于80年代去世后,刘德福成为汉中市也是陕西省手工制秤业里资历最老(至今已有71年历史)  、传统技艺最全面的匠师;他开设的秤铺至今顽强存活。

    关于汉中现代衡器生产发展史情况大致陈述如下:

    ①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家经济重心西移,大量难民由自己家乡逃

    ②往汉中,汉中经济大幅度增长,此时商贾云集,对于做买卖必须的衡器需求量也急速增长,当时一杆称竟然卖到40块现洋,由是形成汉中杆秤业的第一个繁荣期。

    ③40年代后期抗日战争结束,原避难人员重返家乡,生意人员大量减少,汉中经济一时出现萧条;同时政府整顿市容,规定街道上不准摆摊,双重打击之下汉中杆秤的销量锐减,这是汉中杆秤第一个低潮时期。

    ④1950年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复苏,至1956年开展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汉中的杆秤从业者共计7户l3人合并成为汉中县衡器厂,扩大生产。这个时期杆秤市场的繁荣跟农村经齐的集体化是并生的,那时一个农业合作社就分几个大队,大队下又分为几个小队,因为集体分配,每个小队都需要三杆测量不同重量的秤,汉中杆秤的生意就立即红火起来,一时间买秤的人排成长龙;汉中县衡器合作工厂买地扩建,招收30多个年轻徒工进行杆秤培养,还送出部分人去外地学习翻砂铸造,为制作磅秤做淮备,汉中杆秤迎来第二个繁荣期。

    ⑤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期间,“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横行,县政府从汉中衡器合作工厂无偿征用其集体资金购置的新厂区、征调走刚培养起来的20多个青年铸工,该厂大伤元气,当时销量最好的磅秤无法正常进行生产。

    ⑥60年代,张兆金、刘德福等老技术骨干努力发展生产,即使在“文革”动乱中,依然克服种种困难不断研发新型衡器以增加厂里的经济效益。1969年案秤研制成功,70年去西安接受省上检验达到标准允许进行生产;1977年又试制成功250公斤磅秤,销路大好;此期该厂的产品销售和修理服务范围从本省延伸到四川、甘肃等地,仍是发展中势头。

    ⑦70年代以后国营大厂也进行案秆生产,汉牛衡器厂的案秤被加以“不标准”的指谪。汉中杆秤生产面临复杂的压迫和挑战,处于第二次衰落。但至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经济政策放宽、结构调整搞活,市场贸易蓬勃开展,带动了小商小贩增多。而小商贩们喜欢用携带方便的杆秤,杆秤的需求量也随着改革开放的风潮而热了起来,这也就是汉中杆秤的第三个繁荣期。

    ⑧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子秤在市场上的大批出现,加上汉中衡器厂(由政府部门任命的)几任领导在改革大潮中决策失误,汉中衡器厂屡遭重创,最终垮掉了。2007年汉中衡器厂破产处理旧厂址被收购,才补办了几十个老工人的社保金。有些老匠人在退休后也曾续做杆秤生意,但由于经营不善或技术不全面而陆续收场,如今只剩张德福一家尚能支撑着门面,汉中杆秤制作工艺面临最危险的衰落与消亡命运。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