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级保护项目 > 第一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陕西民间舞蹈概览

    陕北地区自古称雍州,秦汉设上郡,历来属边陲重镇,军事要地,并由重兵把守。秦长城蜿蜒塞上为御敌屏障,榆林至今留存的“镇北台”遗址,仍显示当年的雄威风姿。从关中通往塞上的秦直道,是秦始皇修筑的一条延绵千余里的交通要道,迄今大道路迹清晰可辩。陕北地区东邻黄河与山西仅一河之隔,北接内蒙毛乌素大沙漠,西与甘肃陇东、宁夏接壤,成为古都长安的北方屏障与门户。1935年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旗镇,建立起陕甘宁边区。革命圣地延安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和革命中心。广大陕北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据清《榆林府志》载:陕北“地亦穷险”、“民气安静勤农务崇节俭习骑善射尚忠勇士”;“民风土习尚朴”、“崇尚力气”、“民风均皆有北方刚勇之气”。

 

    建国后,相继在陕北各地发现大量文物遗址以及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证实当时的陕北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与西北各兄弟少数民族的交往,特别是西夏文化、草原文化对陕北的深远影响,使陕北黄土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和丰厚的底蕴,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陕北秧歌的形成以及风格特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982年10月在绥德县辛店龙湾东汉石葬古墓中出土的一尊舞俑,质地灰陶,粉刷挂彩,通高4.5厘米,全裸、帻巾、束发、深鼻,大下巴,系典型少数民族形象,舞俑右膝微屈,左腿屈膝前抬,重心下沉,头略扬,左臂屈肘向前平伸,右臂屈肘向前扬起。造型生动,舞姿优美,颇似当今陕北民间舞蹈踢场子中的“金鸡独立”姿态。这个舞俑的发现,证实东汉时期的陕北已有舞蹈活动,并与少数民族乐舞文化有着较密切的交往。

 

    1983年11月在延安市的甘泉县山区雨岔乡李十八圪*(左为土右为劳)村后两公里处的一面缓坡上的古墓里挖掘出的两块秧歌画像砖,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高5.5厘米,经文物专家鉴定属宋金时代(公元960~1234年),砖上刻制一男青年,上身穿件至今仍在陕北民间可以见到的贴身汗褂,紧身对开襟,前襟与后背用两根宽约一寸多的短布带在腋下相结。小伙子赤臂、手腕上带有手镯似的装饰器物,下身穿大裆缠腰裤、宽裤腿、散裤口、平面无花,脖颈上搭着折宽彩绸、彩绸披于肩上,从两臂绕过两端向后飘舞,仿佛被风吹起,增强了人物的舞蹈动感。舞者腰系红绸,并挽结于左腰前,头扎包巾,额前包巾角扎成包角状,近似常见的陕北农村男人头扎羊肚子毛巾式样。脚登彩鞋,右脚屈膝向前踏地,脚跟微提起,左脚向后屈膝抬起,腰略向右拧,上身略前俯,面向右扭,微笑着和观众交流感情。双手托一长绸举至前上方,绸结一个类似花朵状的绣球捧在手中,下飘两条彩绸。舞者造型栩栩如生,情绪盎然喜悦,动作姿态自然,节奏欢快活泼,近似当今陕北秧歌中的“三步一跳”动作。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