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级保护项目 > 第一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的传承谱系

延安市文化局

1、韩起祥书班体系

(1)班首韩起祥

韩起祥,男、1915年生,1989年病故。生前曾担任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祖籍陕西横山县韩家园则村人。三岁时因患天花双目失明。十三岁拜杜维新(米脂县杜家畔人)为师,十四岁开始了说书生涯,走村串户,苦度岁月。韩起祥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194011月定居延安张家窑子村。革命的新文艺政策使盲人们获得新生。1945年,韩起祥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文协说书组,从此,由一个旧说书匠逐渐成为陕甘宁边区著名的曲艺说唱艺术家。在《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他开始编旧书、创作新书。先后改编、创作了百余部中、长篇书段。与人合作的《刘巧儿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王丕勤走南路》、《翻身记》,深受艺人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其中,《刘巧儿团圆》获1935年文化部曲艺汇演演出甲等奖。从1945年到1986年,共有《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翻身记》、《看大桥》等八个说书段子获全国、陕西省曲艺创作、演出奖。他的编创书段为陕北说书奠定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9468月,应毛主席邀请,到杨家岭为毛主席说《张玉兰参加选举会》、《时事传》,受到毛主席的称赞。同年,韩起祥又应邀为朱德总司令说书,得到朱总司令的赞扬。

韩起祥三弦演奏技艺精湛,他能熟练地弹奏五十多种民族小调,三十多种说唱曲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说唱经验。尤其以苦音说唱见长,动情之处催人泪下,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

韩起祥对传统的陕北说书作了重大的改革,改变了以往旧有的说书内容,增添了新时代的内容,把旧说书的韵白改为散白;在音乐伴奏及唱腔方面,博采众长,除了充分发挥三弦的伴奏技巧外,还增加了“蚂蚱板”,并大胆地把陕北民歌、信天游、道情、碗碗腔、眉户、二人台、山西梆子等曲种巧妙地融入陕北说书,大大丰富了陕北说书的音乐艺术表现力,创造出陕北说书的新特色。在表演形式上,他大胆创新,把陕北说书旧有的一人自弹自唱改为一人多角或众人合说一书等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在陕北说书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表现手法。他一生苦心钻研陕北说书,一套“紧、平、快、慢、喜、怒、哀、乐、男女老少、点兵战阵、穿衣吃饭、走街串巷、骑马过山”理论体系,是韩起祥毕生艺术实践的总结。他为陕北说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苦难的童年磨砺出韩起祥顽强过人的意志,奠定了他勇敢面对坎坷人生的决心和毅力,他义无反顾地为陕北说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开创了陕北说书的新纪元,被誉为陕北说书的一代宗师。

2)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冯喜云

1920

文盲

师传

1945

延安

李有明

1919

文盲

师传

1945

延安

燕凤喜

1926

文盲

师传

1945

延安

刘旭旺

1927

文盲

培训

不详

延安

李海青

1922

文盲

师传

1945

延安

武守学

1938

文盲

培训

不详

延安

拓贵雄

1941

文盲

培训

不详

子长

许文志

不详

文盲

师传

1945

安塞

米占有

不详

文盲

培训

1945

安塞

张俊功

不详

文盲

培训

1945

甘泉

康明义

不详

文盲

培训

1945

延川

刘旭旺

1938

文盲

培训

1945

延长

第二代

刘培德

1936

文盲

师传

1953

延安

孙旺生

1939

文盲

师传

1953

延安

高占成

1949

文盲

师传

1953

延安

解明义

1943

文盲

师传

1953

安塞

胡世凡

1941

文盲

师传

1953

子长

第三代

韩应莲

1956

高中

师传

1976

延安

秦好玲

1956

高中

师传

1976

延安

任国慧

1956

初中

师传

1976

延安

高延琴

1956

高中

师传

1976

延安

暴天有

1954

高中

师传

1976

延安

第四代

孙建芳

1965

初中

培训

1985

延安

刘艳霞

1965

高中

培训

1985

延安

 

1965

初中

培训

1985

延安

付玉琴

1965

初中

培训

1985

延安

王小莉

1965

初中

培训

1985

延安

陈秋莲

1968

初中

培训

1985

延安

 

1965

大专

培训

1985

延安

刘志强

1965

高中

培训

1985

延安

 

2、张俊功书班谱系

(1)       班首张俊功

张俊功是陕北说书大师,1932年出生于横山县的一个小村庄。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困。10岁时又遇大灾之年,被迫逃荒讨饭来甘泉桥镇定居。由于张俊功自幼一目失明,25岁时拜本县张全福为师学习陕北说书。1960年,张俊功又在韩起祥办的说书训练班学习了三个多月,艺技日渐提高。1978年,张俊功回甘泉后,组织了甘泉曲艺队。以后,又经他多年的摸索探讨,创造出了他独有的“梅花调”派。在演唱形式上由单人说唱改为多人座唱表演。张俊功说书喜欢手持四页瓦站唱表演,打击乐中以自制木梆代替甩板,加进了手锣,很有北方鼓书的派头。张俊功的话白既有陕北韵味,也有大众化的特点,他充分利用了单音三弦技术,在原虎皮调的基础上,吸取了眉户(蒙子调),欢快、明亮;悲伤调用虎皮调中的音调,武将交战用韩起祥双音调中的武调,一般唱腔用西凉调中的基本平调,保持陕北说书的主要风格。如果说韩起祥以平调苦音为特点的话,那么张俊功则以平调花音为其主要的艺术风格。电影《北斗》中的说书场面里有他的声音,磁带商店播放他的出版曲目。1989年,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他的《五女兴唐传》上下四盒,共五千盒投放市场被抢购一空。

张俊功,现为甘泉县政协委员,陕西省曲艺协会会员。在陕北说书艺术实践中走自己的路,传统书录音存目有195盒。张俊功现仍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说唱艺术形式,进一步为陕北说书事业发挥余热!

2)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张光明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贺爱民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贺改明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第二代

张和平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穆彩云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张小勤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张启发

不详

不详

师传

不详

甘泉

 

3、解明生书班体系

   1)班首解明生

    解明生,男,1951年出生于安塞高桥,汉族。14岁跟随张俊功学习陕北说书,15岁参加安塞县曲艺队。23岁参加安塞县人民剧团乐队。26岁调到安塞县文化馆搞曲艺工作,之后又调回剧团。安塞县曲艺队成立,任队长。不久,安塞县曲艺队解散,经他四处奔走,多方呼吁,2000年再次成立曲艺队,正式编制8人,现在曲艺队有16人之多,规模空前。

    解明生酷爱陕北说书,视力虽不如常人,但仍可辨人辨物,行走自如。他的三弦弹奏技巧高超,在陕北说书艺人中独树一帜,可连续的弹奏十六分音符的音乐旋律,而且流畅清楚,解明生多才多艺,他还擅长二胡、板胡、笛子、并可编写剧本,被当地人誉为“怪才”。

他的代表作有:《呼延庆打擂》、《花柳记》、《刘巧儿团圆》、大、小《翻身记》。新编书目有:《安塞新貌》、《诗谱九》、《警世钟》等。

2)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米来刚

1974

初中

师传

不详

安塞

赵华英

1961

初中

师传

不详

安塞

李广丽

1972

初中

师传

不详

安塞

方卓凯

1968

初中

师传

不详

安塞

4、白旭章书班谱系

1)班首白旭章

    白旭章,男,1945年出生,为延长县交口乡新窑村人。自幼双目失明,14岁起跟着盲艺人刘旭旺学习陕北说书。为学说书,请人给自己做了一个比别人大得多的琵琶。按师傅传艺,这种琵琶是用牛皮做的硬弦,虽然弹起来费力,但声音宏大,听得真,传得也远。白旭章说书唱腔近于语言,似唱似说,长于说中长篇传统书。听众随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出多种神色动态,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当演奏到兵马出动时,倾听琵琶音,真有千军万马之势。当演奏到伤痛悲哀时,音乐低沉,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白旭章的琵琶书流行于全县境内。为广大群众所喜爱。1957年他参加了陕西省民间艺术汇演,获演出三等奖。他的代表作有:《双色记》、《金钟记》、《玉镯记》、《九九歌》、《大脚娘》等38本。

(2)       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蔡福林

不详

文盲

师传

不详

延长

张文玉

不详

文盲

师传

不详

延长

刘俊富

不详

文盲

师传

不详

延长

李言玖

不详

文盲

师传

不详

延长

您是第 位访客!